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元债券推出仍未知 专家称诺亚方舟或成空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0:59  中国广播网微博

  欧盟推出欧元债券方案受到多国抵制,德国国债拍卖意外遇冷,欧债危机开始向核心经济体蔓延。最新公布的欧元债券“绿皮书”草案最后能否获得通过?德法两国自身难保,发行欧元债券是否前景黯淡?欧元区“噩耗频传”,全球市场是否还将持续动荡?

  中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北京时间昨天晚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公布了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发行欧元“稳定债券”计划,以此作为欧债危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内容。

  在一片争议声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北京时间昨天晚间揭开了“欧元债券”的神秘面纱。考虑到这种债券有助于提高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性,所以欧盟委员会在名为“引入稳定债券可行性绿皮书”的草案中,特地把它命名为“稳定债券”。

  这次欧元债券提案出炉之后,欧元区各成员国态度不一,陷入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欧元区五国拍手欢迎,但是对于目前仍然安然无恙的欧元区其他国家则生怕这个提案会把自己拉下水。

  无论采取方案,本质都是成员国的债务由欧元区全体成员国共同承担。在已经实现了货币一体化但没有实现财政一体化的欧元区,没有陷入债务危机的各主权国家特别是经济财政运行良好的德法两国很可能会极力反对这一提案。德法两国是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信用等级都是最优的AAA级,市场融资成本也最低。如果发行欧元债券,就意味着德法必须和希腊、意大利等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分担信用,也将会面临市场融资成本增加的问题。

  目前,提案面临的最大阻力除了要大范围修改欧盟条约之外,主要面临的困难在于德法两国的反对。尤其是欧元区“龙头”德国,对欧元债券计划表示强烈反对。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通过债务共担来摆脱欧洲货币联盟的结构性缺陷不会取得成功。在德国、法国、芬兰、奥地利等国的反对声浪中,欧元稳定债券最终能否顺利推出,还是一个未知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助理研究员魏亮对此作出评论。

  尽管争议声一片,但是欧盟主席巴罗佐还是如期公布了欧元债券草案。有人认为,欧元区发行统一债券如同发行欧元一样,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绝对是解决欧债危机的“诺亚方舟”。魏亮认为意义是深远的,但是能不能解决问题不好说,欧元区的债券能否发的了都是问题。

  (责任编辑:王慧绵)

  魏亮:我觉得意义是深远的,但是能不能解决问题不好说,欧元区的债券能否发的了都是一个问题。欧元区债券现在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犹如跟你很多穷鬼一起吃饭,每次都要你付钱,现在发行欧元区债券意思就是说不要你付钱了,我们一起去外面借钱来吃饭,最后反正有人还,意思还是你来还钱。

  在这种政治体制或一国一票的安排下,最有钱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实际上是被动地位,如果发这种债券,是不是要搞他们的政治改革、投票改革,是不是要一人一票或按照经济总量来投票,恐怕要提出这样的方案来。

  第二个方面的态势也是经济上的议题,发行欧元区债券意味着首先要把欧元区17国的主权信用平摊,也就意味着主权最高3A的德国、法国要跟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国家希腊平摊,甚至评级机构在之前有欧元区债券构想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如果发这种债怕只能按照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国家来评,甚至出现了这个债券以后就是D级或C级。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出这个债券以后发起来也很困难,同样也把德国、法国的评级拉下来,把他们拉下水,所以这个东西很难说能不能发出来,如果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它是“诺亚方舟”。

  昨天德国债券拍卖意外受到冷遇,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同时惠誉警告,欧洲债务危机已经开始威胁到法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这也是导致昨夜今晨欧美股市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欧盟希望德国、法国伸出援手,另一方面德国法国自身也显露出“泥菩萨过河”的态势。这么看来,是不是发行欧元债券还将遥遥无期?这个方案最终能获得通过吗?魏亮认为,还需要看德法的态度,进一步要发债,恐怕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魏亮:这个方案提构想提的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在正式推出来就看德国和法国的态度,但现在总体来看,法国可能和南欧国家站在一边,因为它的评级本身就是问题,尤其救助这些国家背了一身的债,如果发欧元区债券,说不定能够保它们短期内评级不下调。但是德国站在另外一边,很可能发欧元区债券以后不论是利率数据提到的哪种方案,都会使德国出现降级状况,甚至不论是哪种方案,德国出的钱或担保的份额都是最大,对德国是非常不利。

  如果想要真正把这个债发出去,必须要17国共同同意,德国不同意,很可能这个债就发不出去,毕竟另外16国或除了德国、法国以外的15国发这个债跟没发区别也不大,相当于把一些垃圾债打包在一起发欧元债有什么意义?这种情况之下,虽然欧盟委员会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和政策解读和方案,但是进一步还要发债,恐怕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慧绵)

  希腊央行昨天公布了一份语调悲观的中期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希腊面临的下行风险可能失控,甚至有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加上欧元债券方案遭到多个国家反对、德国国债不被看好,欧元区可谓“噩耗频传”。它对全球市场包括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是不是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魏亮:我觉得欧元区现在一系列的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是持续的,这并不是新问题,而是老问题。即使有这个救援计划恐怕也很难使这种积重难返的势头有什么改变,只能说像希腊这样的问题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很可能还有一些冲击是我们预料不到的,像欧元区债券出来以后要是失败了对金融市场也是冲击和动荡,因为毕竟有一批人靠做空或看空唱空的市场来赚钱,也就意味着行情越坏赚钱越多,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负面消息,只要有欧元区由头或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下行期、尚未复苏期的由头,都会使金融市场不断的出现各种波动。

  最近大家一直在讨论中国该不该、能不能“拯救欧洲”的话题。如果欧洲债券最后成功发行,中国会购买吗?应该购买吗?魏亮认为对这个问题应持谨慎态度。

  魏亮:我觉得首先还是要谨慎的观察欧元区这个债到底怎么发或发成什么样?德国是什么态度至关重要,这个债像我们看到的一样有很多方法来救助欧洲,但是都没有出现非常成功的状况,也就意味着欧元区的问题异常复杂,所以我觉得要对这个问题持谨慎的态度,我们需要去权衡这个问题,然后再作出决定。

  其他观点: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强调,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的意图不是与任何人作对,特别是德国。

  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与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彼得-波芬格在英国《金融时报》的联名文章中认为,欧元区的债市面临着与2008年的银行系统一样的境况,欧央行应介入其中,无限量购买欧元区主权债,以阻止内生的信任危机。

  中国经济学家许小年(微博)则对索罗斯等人的意见表示反对。他认为,无条件、无限量购买欧元区主权债,无异于默许、纵容各国进一步增加负债,制造典型的“道德风险”。债务的无限货币化最终将导致欧元的崩溃,或者恶性通胀。欧洲央行应有条件、有限度地购买主权债,条件就是减赤和减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