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高价发行待退烧 建议强化保荐机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0:44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新股高价发行亟待“退烧”,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研究论证可以得出结论,导致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行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与投资者文化和氛围不理性、不重视风险揭示、盲目炒作有较大关系。专家建议采取强化保荐机构责任等多种措施抑制发行泡沫

  “三高”现象亟待破解

  对于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三高”问题,近几年业界也组织了多次研讨:如2010年1月在上海举行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分别就询价与定价、理性看待新股发行、思考与展望等展开了讨论;今年4月8日,监管层在深圳再次召集市场询价机构、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召开“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就新股的估值与定价、理性看待“三高”现象以及新股发行的进一步思考与展望进行了研讨。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研究论证可以得出结论,导致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行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与投资者文化和氛围不理性、不重视风险揭示、盲目炒作有较大关系。

  “改革发行监管体制,需要付出持续努力。”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证监会深入研究,分清重点,有力有序地加以完善。对承销、定价,一方面规范询价和定价的程序、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对发行审核,除了不断提升审核水平外,特别加强了中介机构职责,建立了中介工作的问核程序,强化现场检查;对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积极深抓;对发行环节发现的问题,加大了查处力度;对发行监管全过程,加大风险提示,努力提升透明度,提升可预测性等。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上述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去年四季度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逐季下降。据统计,2010年第四季度,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90.56倍,2011年前三个季度逐季下降为73.88、44.18、39.91倍,还出现了募集资金低于预期的情况。从趋势看,盲目炒作明显降温。

  “作为监管机构,我们难以给出市盈率的合理标准。”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还会继续努力,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以上市公司真实透明为目标,加大改革和完善发行监管的力度。

  多管齐下为发行“退烧”

  如何解决“三高”,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开出了不少“退烧药”。

  强化保荐机构责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表示,新股发行改革要在制度上采取措施,要让保荐人、发行人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处罚太轻,制度不对称。

  切断高价发行利益链。不少人士认为,券商既保荐又直投,使得券商在保荐过程中,有动力去推高发行价。为此,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近期都出台规定,要求券商严格执行保荐业务和直投业务严格业务隔离,不得直投已保荐企业;保荐前已直投的,在严格执行现有股份锁定期期限要求基础上,直投子公司应承诺主动再延长股份锁定期不少于6个月。

  询价环节改用美国式招标。原华商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庄涛在“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建议,引入美国式招标制度。美国式招标核心是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如果应用美国式招标确定发行价格,虽然报价越高申购成功的概率增加,但申购成本也越高,二级市场上的收益会减少。

  批量上市,增加供给。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建议,新股发行采取批量发行、批量上市的方式,把发行的频率降低到每个月一次。每个月可以集中安排30家新股同时发行。这样来做的话,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新股供不应求的局面,提高询价机构的谈判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抑制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

  完善退市制度。正是由于退市制度不健全,导致了股市“只进不出”、消化不良,退市机制不完善的结果是“壳资源”炒上了天,以购买ST股为荣、以狂炒新股为荣。针对这种情况,证监会宣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并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

  “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局面的提法,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历史上首次提出,这是股票市场定位问题的重大转变,也是融资者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的重新平衡,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根本体现。”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一监管新政是非常重要的进步,将使发行价渐趋合理。投资人用合理的价格购进新股,赚钱才成为可能。

  李大霄说,重新平衡融资者与投资者利益才能再度吸引投资者,而IPO的定价问题是平衡的关键。定价决定偏向,偏向融资方就用尽量高的定价和宽松的发行条件,利于上市公司以更少的股份换取更多的资金;偏向投资方,就应该以尽量低的价格和尽可能苛刻的发行条件发行,让上市公司以尽量多的股份换取尽量少的资本,让投资者可获取的投资价值更高。两者的平衡原则就是合理准确定价。

  李大霄表示,一级市场制造的泡沫源源不绝输入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要想赚钱只能互相倾轧,这是投资者赚钱不易的根本原因。只有真正削减IPO发行泡沫,投资者买股票才能取得更好收益。

  【责任编辑:姜楠】

  

  核心提示:新股高价发行亟待“退烧”,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研究论证可以得出结论,导致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行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与投资者文化和氛围不理性、不重视风险揭示、盲目炒作有较大关系。专家建议采取强化保荐机构责任等多种措施抑制发行泡沫

  培育投资文化任重道远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培养理性、成熟的投资文化任重道远。通过观察发现,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不只是创业板市场的情况,在主板、中小板市场同样存在。这与我们现阶段资本市场存在投资理念缺陷,热衷炒作,热衷争购新股等风险较大的市场行为关系甚大。

  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和主板、中小板公司不同的是,每家创业板公司招股书中,都在封面最显眼的上部,提醒投资者:“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业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这是证监会在创业板的制度安排上,设置的风险揭示和防范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在营业场所现场与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要求发行人在招股书中作重大事项提示,具体披露发行人的风险因素;同时要求发行人发行股票时作风险特别公告。

  “如果投资者不阅读、不研判这些风险揭示,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提醒投资者,任何企业都有风险,不因上市而改变。创业板市场因其规模较小、处于细分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有较强的探索性,因而风险更大。这是多年来创业板市场研究和宣传的主题之一,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看不明白的,一定要予以回避。(记者 申屠青南)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