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丰PMI下滑意味宏观政策转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0:01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时报时评■本报评论员 周子勋

  受前期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迟缓,以及国内持续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从而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担心。11月23日,汇丰(HSBC)与调研机构Markit联合公布,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0,经历上月短暂反弹后再度下滑,回落至荣枯分界线50以下。

  侧重于中小企业的汇丰PMI指数的低迷,显示出前期的信贷政策紧缩以及高利贷风险的因素对我国小企业生产依然没有得到缓解。产出指数为46.7,降幅是2009年3月以来最大,说明制造业活动进一步陷入萎缩。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发展下去,最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事实上,近期,随着物价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回落之后,中央高层就已经表示要调整政府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一点可以从最近王岐山副总理的两次讲话中捕捉到一些重要信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近日在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之前,王岐山副总理在湖北宜昌也曾发表讲话,他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不确定之中可以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来说,关键要认清形势,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综合王岐山副总理的两次讲话来看,显然,中国经济的下行正在引起决策层的担忧。从近期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包括出口以及国内投资等都在持续下降。进出口方面,海关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为负。而近期由于国际经济复苏的迟缓以及中国宏观调控的担忧,国际资本也出现了出逃的苗头,最新数据显示,10月外汇占款余额的初步数为25.5万亿元,较9月末余额下降248.9亿元。这是近4年以来,当月新增外汇占款首次出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外汇占款大幅外逃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必将影响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实际上,相应的变化已经有所体现,央行近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下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将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山东等地调研时也表示,当前货币信贷工作要在保持总量基本稳定、合理适度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毫无疑问,宏观层面的微调性措施将开始实施。据媒体最新透露,包括鄞州银行在内的浙江省农信系统多家机构获准定向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或许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央行向市场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不过,正如新华社的评论所言,这仅仅是一次政策结构性定向调整事件,市场不宜将之视为政策的全面转向。

  目前,随着西方国家传统消费期的到来,海外市场的需求将得到恢复,所以对于出口来说,今年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关键是随着国内目前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市场各方对于政策的解读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而带来对经济增长的不信任,以至于影响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显然,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这也是为什么王岐山副总理强调中国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真正要义。可以预期,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将会很快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