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组合拳显现资本市场监管新气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7:40  金融时报

  李侠

   记者李侠11月的北京已经步入冬季,但中国证监会陆续推出的十项新举措,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许多普通股民新的希望。

  公众期待证券市场监管新思路2011年11月初,银、证、保三会金融监管层换帅,刚刚履新证监会主席一职的郭树清成为时下的财经热点人物。

  对于郭树清的履新,除了新闻媒体千方百计希望能得到采访新主席的机会外,多位知名市场人士、财经观察家、证券市场从业人员、新老股民等也纷纷以公开寄语、微博等不同方式,表达对新任主席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殷殷期待,希望郭树清能够带领证监会革故鼎新,让广大投资者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真正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并对根治中国股市所存在的种种弊端纷纷建言。著名的“股民老张”在给郭树清的公开信中痛陈股市对投资者的种种不公后这样表示:“市场信心需要涵养,人气需要保护。希望您的到来,也是市场信心的转折点。”

  但证监会主席一职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曾将之比喻为是坐在“火山口上”。在郭树清上任之后,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也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说“如果你与谁有仇,请把他送到证监会主席任上,那会让天使变成魔鬼;如果你与谁有恩,请把他送到证监会主席任上,那是同一级别官员中掌握资源与资金配置权最多的岗位。”

  虽然此时的中国证券市场和9年前尚福林入职时的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股权分置、券商挪用保证金导致危机重重,坐庄、内幕交易丛生”的背景已经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于郭树清来说,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非常严峻。

  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所面临的制度性问题,虽不比尚福林上任时更艰难,但仍有诸多问题未理顺,比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是绕不过去的一项议程,三板市场建设问题、推出国际板与国内市场平衡发展问题、市场退出机制问题、机构投资者培育等问题也同样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如何解决A股市场股票供给与资金供应不匹配问题,尤其是如何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更是普通投资者对郭树清主席的一致期许。同时,在目前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如何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也是摆在新主席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在对郭树清的履新表达殷切期待之外,社会各界也对他表示出了充分的信任。一位财经专家表示,郭树清上任应该会在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上有所作为,对证券市场制度安排上的结构性缺陷以及制度完善上将有新的举措。

  十项新举措剑指资本市场顽疾

  显然,作为在金融领域一直以能力和魄力著称的郭树清,对于中国股市现状和所肩负的重任有着深深的了解,也深知股民的殷切期待。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郭树清透露,履新后,社会各界通过媒体向他递交的公开信“已经全部看过”。

  在经过短暂的静默后,一系列针对资本市场顽疾的政策组合拳陆续祭出:

  11月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媒体通气会,就市场所关心的分红、发审、融资、透明度建设等四大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11月18日下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再度表态,推出六大监管措施,内容涉及债券市场、降低发行市盈率、退市制度、创业板持续融资、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方面。

  具体而言,这十项新举措包括: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及对股东的回报;酝酿多项措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在股市扩容方面将统筹兼顾发展速度、改革的力度和承受程度;严惩资本市场失信行为;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加大改革和完善发行监管的力度;积极协调并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增强统一互联;首先立足解决“壳资源”炒作成风等问题,并在创业板率先试行退市制度改革;允许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工作;针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一以贯之地继续保持严厉打击的持续高压状态,并继续推动配合最高法、最高检出台有关司法解释。

  至此,从发行上市到上市公司治理,再到投资者利益保护,最后到退出机制的推出,证监会11月推出十项影响深远的举措,政策思路及具体措施涉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证监会近期针对市场热点连推监管组合措施,从关注到回应再到部署实施,态度积极、思路明确、措施及时、工作高效,体现出监管新气象。同时,这些问题既是市场所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所必须夯实的基础,也是未来改革的切入点,对于有效夯实证券市场的基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都将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效应。

  新举措提升市场信心健康市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从强化现金分红到改变高市盈率发行,从完善退市制度到继续严打内幕交易,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后推出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均剑指资本市场顽疾,旨在着力实现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保护投资者合法的监管取向,得到了投资者、机构和社会各界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这些措施若能一一落到实处,无疑有效改变A股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现状,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信心,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鉴于这些问题虽然看似并不复杂,但真正要解决起来难度却很大,因此市场也担心,证监会的新举措能否真正做到事事都落实,件件有结果。以“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为例,发行高市盈率在A股市场20多年来一直为市场所诟病,并且这么多年监管层也不断采取措施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时至今日仍没有解决。谈及该问题,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也坦诚相告:“作为监管部门,我们难以给出市盈率的合理标准”,市场从中也不难看出其难度。

  再比如,为解决A股市场“铁公鸡”问题,证监会这么多年来也是不遗余力,自2001年起先后出台了4项管理办法或规定,甚至将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问题挂钩,但收效仍然甚微。十年间,尽管A股市场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增加至1321家,占同期上市公司总数的61%,但分红占比却从2001年的88.96%下降至2010年的16.30%。到2010年末,上市时间超过5年、且5年内从未分红的个股已高达414家。

  因此,市场观察家表示,虽然市场各方对郭树清履新证监会寄予厚望,但把“稳定市场、管制风险、市场深化”的所有责任都放在郭树清身上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可能的。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也取决于多部门的配合和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