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严重超卖 尝试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4:03  信息时报微博

  大市近期出现恐慌杀跌行为,本周初抛压明显减轻,已经有反弹的苗头。不过由于买盘谨慎成交也明显减少,日成交仅为月初的一半。上周抛出的不少属于仓底货,如果不是急于兑现也不至于斩仓。这些仓底货收集不容易,因而到本周明显惜售。

  抛压的减轻也因为股市新措施有利于机构持仓。证监会新负责人到任后,推出不少有利于市场的规定。其中有关分红的政策,是对上市公司以前重融资、轻回报的否定。目前虽然不少上市公司承诺的分红不高,但对于低价蓝筹股而言,有些股息收入甚至高于银行利率收入。以前某广东低价B股因为价格极低而年年分红丰厚,关联企业不少长期买入持有。当然,政策更多是稳定了机构对低价蓝筹股的持股心态。

  有些政策对股市长期利好,但短期内对不同机构又有不同影响,其中包括打击T类股炒作的政策。T类股票的价值在于“乌鸡变凤凰”,如果从源头处严审对T类股的借壳,加大借壳成本,那么一些拟借壳公司可能知难而退。A股市场的蓝筹股一直未受到追捧,部分原因归结于对T类股的追逐,因此市场一直有限制、打击T类股以弘扬蓝筹股之说。其实,早已经有主流机构,包括公募基金、集合理财把T类股纳入投资组合,说明主流机构对于T类股也有辩证的看法,而非一味排斥。更本质的问题在于选择T类股纯属无可奈何,“股改”之后A股流通盘变得越来越大,资金则日益匮乏,只够在小盘或者低流通市值品种上运作。如果说公募机构由于需要定期公布报告,投资T类股还遮遮掩掩的话;那么私募机构、职业投资者对于T类股已到了偏好的程度。对于T类股的限制无疑是正确的,但能否把资金引向蓝筹股尚难说,而短期之内对于运作机构则起到打击作用,T类股一度暴跌,之后人气不继,缺少私募群体的摇旗呐喊,市场也冷清多了。

  目前,市场已到了关键的时刻,如果沪指2350点一带失守,不排除10月中旬以来的反弹行情结束、进入新一轮探底行情。不过目前的政策面对股市还有一定支持,新的监管层也在积极找对策希望股市能摆脱低迷,尽管还有不少公司“上会”与“过会”,但IPO的新股节奏已经明显降下来,基本上是每周两只。投资者比较反感的国际板推出虽然没正式否定,但也没有人继续鼓动推出国际板。近期比较敏感是巨盘股新华保险的招股。

  宏观政策对于股市中期还是有利的,包括局部、定向的宽松,新近鄞州银行等下调存准率可视为试探式的信号。但是,目前外围环境比较差,如果股市存在新一轮抛压的话,应该是欧美股市暴跌、欧美金融业重创所引起。由于国际环境的恶化,决策层将大力刺激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理论上股指还有下探空间,但对于市盈率一位数、分红率较高而增长稳定的品种而言,下探空间已经很小。而从布局明年角度,也应对现有品种进行筛选,暴跌是“冬播”的机会。从政策优惠角度分析,传媒、化工、医药食品、新兴产业值得关注,新兴产业尤其需注意三网融合、飞机制造与新一代信息产业。

  纯从技术面考虑,沪指日线图显示为下跌中继型,技术指标继续加剧超卖程度,中线指标显示还有再探底可能。深综指的图形略好些,但如周四高低点均下移则不妙;技术面的转好需要后几天成交量放大30%左右,按照目前的量无法抵抗集中的抛售。古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