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稳地价政府悄松配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0:15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晓莹

  

   受调控“余威”震撼,土地市场越来越冷清,流拍、撤拍、底价成交已经见怪不怪。年关日益迫近,各地方政府不甘土地市场的落寞,也开始“促销”。曾经“横行一时”的“竞配建”开始悄悄松动。

  

  土地“促销”

  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地块频繁流拍或撤拍,郑州土地市场的成交情况还算乐观,虽多数底价成交,但至今无流拍地块,甚至有个别地块出现小小的火热。

  但是,随着郑州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大幅下滑,土地市场也瞬即静悄悄。整个10月份,郑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郑州市国土局)未推出一宗土地,似在观望。

  11月9日,郑州市国土局终于打破沉默,一连推出17块工业用地,5块住宅、商业用地及1块公共用地。此次挂牌出让公告显示,土地性质为城镇住宅、商务金融用地的郑政出〔2011〕73、74、75、76号采用“竞地价、竞配建”的方式确定竞得人,但与上述4幅地块性质相同,面积高达72836.56平方米的郑政出〔2011〕77号地块却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竞配建“松绑”序曲就此奏响。11月10日,郑州市国土局又推出9块土地,同时又对郑政出〔2011〕80、84两块城镇住宅地块“松绑”。

  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

  记者获悉,在土地成交量大幅萎缩、低迷之际,不仅是郑州,北京、石家庄的部分地块也纷纷取消竞配建。相较开发商多种手段促销揽客,土地市场的这些举动“促销”味道也颇为浓重。

  

  刺激力弱

  配建保障房的初衷是加快保障房建设,但这个举措自一开始就令房企有些被动。政府将社会责任分配到开发商,削薄了房企利润,自是不被“喜欢”。

  “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保障房,不仅影响产品品质,增加成本,更影响了商品房的价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负责人说,有钱人与没钱人住在一起势必造成更多的不平衡,而三环以外的地块配建保障房更是没有意义。

  虽不是公开取消全部地块配建保障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已是政府对冷清的土地市场释放的明显“刺激信号”。“一般逻辑是,取消配建可以刺激开发商开发及销售。但是,当前形势下开发商拿地行为都变得慎而又慎,这种刺激效果将非常有限。”郑州新芒果房地产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宋福林 认为,开发商从地价、资金链等多方面考虑,除非地块非常好,有实力的开发商才会考虑拿地。而现在主流开发商的资金链也受到了影响,大部分开发商在短期内不会拿地了,即使竞配建完全取消也不会。

  “开发商资金紧张并非谨慎拿地的主要因素,最关键的是‘市场变了’。”上海房地产分析师、财经评论员陈真诚说,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房价下行预期强烈,导致开发商拿地意愿下降。现在,竞配建“松绑”已是全国范围的普遍现象,并将进一步加剧。

  

  地价维稳?

  相比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坚挺,几乎与楼市同时“发迹”的土地市场更为敏感。地王不再,溢价率下滑。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133个城市住宅类用地溢价率在1月份创下高点后,一直处于平稳下滑走势,且均低于去年同期,更是在10月份降至今年最低水平。

  12年来,全国地价以9.5%~10.5%的涨幅攀升,而今涨幅终于开始缩小,但价格依然高位。

  “郑州土地地价自2009年5月开始‘飙升’直至2011年1月达到顶峰,平均地价由300万/亩,升至现在的500万/亩。今年多宗地块虽是起始价成交,但总体价位不低,而且至今地价依然没有下调趋势。”宋福林说。

  “放宽土地的限制条件只是为了稳定地价。”陈真诚认为,应以商人的眼光看政府卖地行为。若想真正刺激开发商拿地,只有政府及时进行实质性的、有效的价格让步。

  在宋福林看来,土地出让金的下滑会对政府财政、基础建设、一级土地整理等造成连环影响,取消配建也是让步表现。但是,地价的跌涨与房价的跌涨应该成正比。在正常年份与非正常年份,价格差异应在30%~40%。放开限购、限贷或是降低土地价格才能真正刺激开发商拿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