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信社改革发展60年:用变革赢得历史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 07:38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11月22日,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暨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开幕式在北京召开,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有近8万个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乡镇,提供了全国近80%的农户贷款,承担了近8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纽带,农村信用社经历了60年的改革发展,历经波折与沉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局部试办到机构的全国普遍覆盖,管理模式的几经变更,经历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艰难蜕变,已成长为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最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并逐步向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过渡”。

  从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试点工作开始,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拉开了新的历史序幕。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定位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以及新的改革方向,并把信用社的管理交给省政府负责,通过省级联社,对信用社实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试点省扩大至吉林、山东、江西、浙江、陕西、贵州、重庆8家。2006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的总体思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我们看到,首先,农村信用社的省级管理平台全面搭建。全面建立了“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管理体制。截至2010年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组建了持股公司模式的黄河农商行;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25个省、自治区成立了省级联社。省级联社的服务功能明显强化,履职行为不断规范,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的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

  其次,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稳步推进。逐渐形成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内生动力。银监会频频出台制度办法,积极推动资格股向投资股转化,促进产权结构优化;支持股份制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截至9月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942家,农村商业银行134家,农村合作银行214家。其中:重庆农商行于2010年12月在香港证交所上市;2010年,有17家农商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

  同时,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长期积累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化解,资本实力和经营业绩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达到10.6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7倍,其中:贷款余额5.7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3.0倍;实收资本达3461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0.9倍。2004年实现统算盈利后,连续7年利润保持大幅增长;与2003年改革前相比,资产负债和存贷款规模均增加了5倍以上。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资产质量显著提升。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738亿元和5.7%,比上年末分别下降466亿元和1.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9.6%,比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此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显著提升。涉农信贷投放大幅增加,支农主力军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截至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7万亿元和6.6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2.2%和12.4%,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3个和0.6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4.5万亿元和2.4万亿元,比上年末分别增加6252亿元和3161亿元,增幅分别为16.1%和15.5%。涉农贷款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分之一以上,发放的农户贷款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78%,肩负了全国98.4%和67.7%的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和服务覆盖任务,全面承担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面向广大农户的国家政策补助资金的发放。是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伴随着农村信用社从“草根金融”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其产品也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手工走向科技,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次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暨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由全国28个省级信用联社和农商行参加。各省展区展出了近几年来创新推广的220多个特色支农金融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客户、抢占市场、创造价值的利器,满足了城乡广大客户的金融需求。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经历着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同时,这也是一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及政策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原则和股份制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村信用社摆脱历史包袱泥潭,迈向快速发展轨道的转折点。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在农村信用社百年基业的征程上,过去的8年仅仅是成功的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向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目标不断迈进,农村信用社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风采,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末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