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事员工集体维权反对合并凸显管理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9日 01:47  中国经营报微博

  徐春梅 党鹏

  编者的话/

  一个并购案演变成一场维权运动,这让百事中国始料未及,事件激化的背后,百事中国一直以来被隐藏的管理疏漏问题暴露无遗。维权事件的出现,似在说明百事在这次并购案中已经是输家。

  “还我青春还我自尊,要改嫁先赔钱”……2011年11月14日,从成都和重庆地区百事装瓶厂开始,百事福州、长沙、南昌、兰州、长春等大部分装瓶厂先后加入,引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员工集体维权运动,反对百事与康师傅结盟。

  11月4日,百事与康师傅共同公布了双方的结盟协议,若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康师傅将以康师傅饮品控股5%的股权,换取百事中国持有的在内地24家装瓶厂的所有股权,成为这些装瓶厂的新主人。

  “改嫁”引发的集体维权

  11月10日17时,一个名为“百事荣誉小组”的微博发出第一条微博,声称要“维护所有不愿意留下的同事权益”、“保持所有希望留下同事的尊严”,号召各地百事员工“统一步调”维权。

  这一号召立刻得到了各地装瓶厂的响应。成都、重庆、福州、南昌等地的装瓶厂员工以集体“休假”等方式抗议结盟事件,长沙百事装瓶厂以“机器维修”名义停工,还有兰州等地的员工打着“拒绝并购、要求赔偿”的横幅走上街头抗议等。

  缺失的内部沟通

  大规模维权的背后是百事员工认为自己被公司出卖后的情绪巨大反弹。

  一位参与此次维权的人事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在整个结盟过程中百事没有及时地通告员工,包括与百事中国高层一些关键人员的沟通。

  11月10日,百事大中华区主席孟可仕在《与康师傅策略联盟的进一步沟通》中表示,“4日员工大会上侧重点是公司和商业方面的考虑,所以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我们将着重沟通对员工的影响和安排”,而康师傅饮品总裁魏应州在《致百事中国饮料公司的一封信》也作出了同样的表态。

  但是这并没有安抚到百事员工。“对于两年不变的承诺,大家的解读就是拖,让康师傅来动手,百事好脱身。这能不让大家群起抗争吗?”上述参与维权的人士表示,而各地以网络约定的方式开始维权。

  因此,有员工认为百事没有尊重员工。“做这个并购的时候一直没有和员工沟通,一个月前在市场上有传言康师傅要收购百事,但是百事公司高层出面否认了这个事情。如今并购案成为现实,百事竟然没有及时给出员工安置的方案。”以前百事文化要求员工的归属感,但这次公司却在关键时刻把员工抛弃了,所以必然导致员工的极大反弹。这包括心理伤害、情感冲突,以及员工对未来缺乏安全感,而这些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就非常棘手。

  恐慌背后的真相

  从一个并购案演变成一场维权运动,这让百事中国始料未及。

  此次维权似乎并无必要。广东广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元福告诉记者,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所以员工的维权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员工需要与百事协商来解决赔偿问题。同时,他认为康师傅为了两家公司的平稳整合,短期内不可能进行大裁员,就像它承诺的两年内保持两个体系独立运作。而且此次结盟还有待商务部的批准。

  不过一位原百事高层认为,这次维权是多方因素促成的。“一是百事员工反对康师傅收购装瓶厂,因为康师傅本身有品牌,康师傅的品牌是它的亲生儿子,百事是养子,所以将来康师傅必然在自己品牌上投入更多。二是目前百事中国不赚钱,康师傅为什么要来收购呢?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很难有大的突破,也就是说康师傅只能从成本控制、管理控制的角度来使百事达到盈利,所以在两年维持现有团队后,从第三年开始百事要盈利必然要走整合团队、整合网络这条路。”

  而百事员工不愿意给康师傅打工情结背后,反映了两个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志起(微博)表示,康师傅是典型的台资企业,企业内部强调精细化管理,同时企业内部等级制度严格。而百事作为美国公司,内部相对松散、人性化,而且在薪酬待遇、加班补贴以及节假日福利等方面较好。

  百事中国管理埋隐患

  这次百事全国装瓶厂大面积出现维权行为,被认为与百事之前对装瓶厂管理不力有关。

  “这次交易有几个层面在博弈,除了从底层到高层的员工都有意见外,百事中方的合作伙伴也不满意,而在员工与中方合作伙伴都不满意的地方,矛盾更容易被激化,如这次包括重庆、成都等几个合资装瓶厂的维权声势比较大。”上述原百事高层分析,因为中方合作伙伴也是在没有事前告知的情况下就换了合作对象,感觉没有被尊重。

  “中方股东当然是反对康百联盟。”上述参与维权的人士告诉记者,百事中国总部原计划安排11月17日在天津泰达万丽酒店召开中方股东与百事及康师傅魏应州的沟通会,结果中方一致反对,拒绝出席这次会议,以致会议不得不取消。

  事实上,百事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尤其是与中方合作伙伴的摩擦不断。当初百事为了快速切入中国市场,选择与各地的企业合作的策略,但随后与中方股东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纠葛让百事深受困扰,包括先后与四川、上海、武汉等地的装瓶厂反目。而后百事改变策略,通过增值扩股等方式增强对各地装瓶厂的控制权。

  尤其是四川百事,长期以来与百事中国摩擦不断。2005年6月,原四川百事干脆停产,原大股东四川广电实业后来与英国维珍公司合作,但后来因双方在市场的后期投入上有分歧,使得维珍退出。直到2008年10月,百事中国与郫县政府签约,百事收购原来的三条生产线,实现绝对控股,才让成都工厂死而复生。据悉,当时百事为此付出了1650万美元的代价。

  据记者了解,百事中国装瓶厂合作形式上有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管理上有中方负责经营管理、百事派员管理、百事单方承包经营、中外双方各委派一名总经理等方式。而这几年百事逐渐谋求装瓶厂的控股并掌握管理。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