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峰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的最新要求,已在新股发行环节首先落实。近期上会的IPO招股书申报稿中,均确定了现金分红政策。部分申报稿因为缺少具体的红利分配方案,而遭到预审员退回。
作为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强制分红新政引发的争议尚未停息。兹事体大,有必要加以探讨。
在一些学院派看来,分红与否是董事会和股东会的决定,股民如果不喜欢不分红的公司可以不买它们的股票,证监会强制分红,属于行政干预,越俎代庖。
在一些实务派看来,对于成熟稳定型的公司来说,应该长期稳定分红,而对于创业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不分红继续投资更为合适。一刀切的规定,会让成长型公司更不想在国内上市。
案例也很现成:巴菲特的哈撒韦公司从不分红,却是价值投资的圭臬;当年微软(微博)开始分红了,股价也就开始下跌了,因为投资者认为发展空间“见顶”了;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都跑到美国上市。
这些看法不无道理,但强制分红的支持者也不乏其人,亦持之有据。
A股一向有“重融资、轻分红”的特点。根据Wind数据统计,共有173家上市公司在10年内未曾进行过一毛钱的现金分红。这些“铁公鸡”10年间再融资金额则近400亿元。
另据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的研究,2010年度道琼斯各市场指数股息率为2.49%,其中美国1.5%、英国2.73%、日本1.67%、中国台湾2.27%、中国香港2.35%;而中国A股整体股息水平为0.55%,从长期来看,这个差距是巨大的。
照理从1990年到今天,这20年差不多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黄金时代,股民作为一个整体竟然是亏损的,谈何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说不分红是造成这个市场只圈钱不回报的“罪魁祸首”,也不为过。
A股另外一大痼疾就是操纵财务数据直至造假,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而强制分红,正是对症良药:利润不再有很大调节空间,而是必须为其付出真金白银。
如此现实针对性极强的政策,遭遇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反映了现实与理论的巨大鸿沟。这也让笔者想起了股改时的论争。
今天业界公认,股改是中国资本市场里程碑式的成就。但股改之初,学界亦有各种质疑,其中一个基本的质疑是: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凭什么让当时的大股东为当时的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至于法理程序上的硬伤、瑕疵,比比皆是。
从道理上讲,这些质疑都是对的。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纠缠于类似争论,事情很容易陷入僵局。要想把事办成,有时必须“不争论”,朝前看,用结果说话。股改就是这么改成功的。事后来看,对于无比复杂的股权分置问题,谁能找到一个更为合情合理又现实可行的方案呢?
强制分红很可能也是如此。真的落实了,对于提高投资回报、限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培养价值投资理念等,都会奏效。对于那些实实在在创造利润的公司,无论是待上市,还是已上市,都会获得更高的溢价。
至于成长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只有等待创业板修改上市门槛,或在新三板的发展中解决了。
(作者为本报编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