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荃
记者万荃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10月份CPI同比增幅5.5%,较9月份CPI增幅6.1%有显著回落。10月份CPI环比上升0.1%,较9月份CPI环比上升0.5%,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通胀逐月回落的总体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通胀进入下行通道,宏观调控政策或结构性微调,但政策全面放松时机尚未到来。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10月CPI数据回落符合预期,未来物价的回落可能会比预想的要快。虽然当前物价下降趋势形成,但物价水平仍高于政策目标水平。而且,当前经济增长回调后的速度仍在政策可接受范围内,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在增长和通胀之间求得平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控制物价是本轮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中央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尤其是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近几个月物价运行情况来看,7月份CPI增长6.5%,8月份回落至6.2%,9月份回落到6.1%,10月份进一步回落到5.5%;同时由于政策效果的继续显现、基数效应(即翘尾因素)的减小甚至消除,未来几个月物价涨幅还会继续走低。因此,可以肯定,我国CPI涨幅在7月达到6.5%的峰值之后,8月份之后物价将逐月回落,本轮物价上涨的“峰值”已经基本确立,所以未来几个月抑制通胀的压力将逐月减轻,这为宏观政策的微调创造了条件。
业内专家表示,受基数效应减弱、货币条件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CPI涨幅呈现回落趋势。首先,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9月份M2同比增长13%,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仅8.9%,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5.9%,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将如期实现。其次,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弱。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加上市场避险情绪影响,美元短期反弹,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进口价格指数趋降。同时,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下降,粮食产量增长稳定。从商务部公布的10月份物价走势看,本轮通胀的主要推手食品价格回落趋势相当明显。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同比涨幅也从9月的16%降至10月的11.3%。此外,本月初公布的PMI也明显透露出物价涨势回落的征兆:10月份企业购进价格指数为46.2%,回落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
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宏观调控在物价控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全球流动性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低迷无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部门,今后通胀的反弹风险依然很大,仍需对未来通胀保持高度警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经济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高增速等中长期通胀因素仍然存在,中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尚未消除。
周景彤认为,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加之美、德、法、俄等大国面临政府选举,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弹性与灵活性,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他进一步强调,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要提高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在通胀因素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时,货币政策不可能立即进行全局性松动,增加资金供给,适度放松企业紧绷的资金链条。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成为优先性的政策工具。
来自中金公司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10月份CPI已回落至6%以下的区间,宏观政策重点已由抑制通胀过快上涨转为防止通胀水平在下行过程中出现反弹,对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也将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持续走低的通胀水平也为政策进行微调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货币政策微调将集中于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管理方面,同时以降低税负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财政政策调整将在以定向宽松为主题的政策预调微调中起到主要作用。
“影响CPI、PPI数据的核心还是房价”,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明确表示房价已开始松动,但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强调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同时又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果房价下调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未来的通胀压力会逐渐下降。但是,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全面放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