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人伟: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发展方式转变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 20:35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赵人伟。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李美仙。 图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赵人伟。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李美仙。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图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赵人伟。

  以下为赵人伟发言实录。

  赵人伟:在座那么多劳动经济学家、教育经济学家,我不搞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好在经济学之间是相通、相连贯的看到你们这本书,有几点一个是就业质量、一个包容性增长。就业质量有几十个指标。我为一个国家团队为“十二五”提供国际经验的一个报告,其中有一条他们对经济方式转变界定清楚,其中有一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很重要就是服务驱动。现在讨论怎么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转变,现在巴西已经在陷阱口上,巴西超过人均GDP差距1万美元,陷阱有不同的看法,不管这个说法怎么样,实际的问题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转变,比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转变难度大得多。我们80年代低收入作为起点,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达到了中等收入,去年大概是4500美元。但是要达到1万美元难度很大,难度很大的关键是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问题在哪儿?劳动者素质不提高劳动生产力怎么提高,温州搞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但是到了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主要问题是劳动者素质。我们今天老讲三要素,劳动的要素越来越重要,劳动者要素可以分解为普通劳动者、管理的、技术的,这里面有分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高度发挥作用,要不然老是素质很难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这方面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加强一些。

  提到包容性增长,最近帮国际团队,英国牛津大学他是社会政策专家,他是牛津大学的院长,现在退下来了。他对研究报告背景讲到欧盟包容和融合,欧盟的融合进程比扶贫要求高得多,扶贫就是把超过人均1美元或者2美元,包容性增长欧盟要求社会融合进程,是人在社会里面是融合的,这样才能相互增长,有一个和谐社会。这个要求比扶贫要求高,欧洲有这样的问题,前段时间欧洲各个城市骚乱,骚乱就是缺乏包容。对于包容性增长比经济上要求还要高,有一个社会认知,社会的包容,包容性增长对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帮助。

  最后讲一点跟收入分配有关的。我有一个想法城乡差距从1985年以来一直拉大,去年以来逐步的缩小。总的来讲1978年比例是2.5,1984年是1.8,到新世纪大部分年份是3.3。我有一个想法,刘易斯拐点刚才提到,我们能不能研究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中国特色持续那么多年什么时候是拐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每年增长不低于7%,这个也没有提到拐点。十七大讲的农村居民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翻一番,城乡差距拐点希望你们能够多研究。一个是土地制度,一个是户口制度,还有劳动力流动政策,还有城市化的政策,还有其他一些政策等等这些制度和因素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纬度分析每个因素的贡献率。我刚才讲的因素很难用数据来分解,恐怕要更宏观的研究,在座那么多专家共同研究,研究城乡差距的从扩大到缩小转折点是不是对我们贡献会更大一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