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河清:就业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中核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 20:14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李美仙。 图为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李美仙。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图为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

  以下为杨河清发言实录。

  杨河清: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几年前我也试图做过质量方面的研究,并且做了规划,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事没有深入发展下去。今天看到赖德胜带领团队做出这样好的科研成果,发自内心的高兴。

  第一点,就业这是一个大话题,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话题。就业问题的研讨确实是有很多的视角,但是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践性的,就业的讨论最终总会涉及两个关健词,一个就是就业量,一个就是就业结构。请各位注意在讨论就业量和就业结构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无论是总量就业论还是结构,数量和质量问题一定会涉及到。但是我们发现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多是把它放到了数量方面,在总量研究和结构研究方面都是这个样子,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无论是项目还是成果都比较少,而且还相当的薄弱。因此以赖德胜为首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选择就业质量方面这样一个有一定综合性特征的项目,并推出这样一个值得学界关注的,实际应用价值学术理论价值高,并且我认为还有学科发展历史意义具有创新成果非常值得高兴。我作为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科学界做了几十年教学科研的老战士,我向你们表示敬意,十分的钦佩,向你们表示感谢。

  第二点,关于就业问题的讨论。按说就业质量是就业问题讨论的题中之意,为什么没有受到相应的关注呢?我觉得有这么以下几个原因供你们参考:一是从整体来看,就业质量在大多数时期是逐渐变化的,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经验,不大受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二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就业质量上面有天花板,下有地板,就业质量波动在这样比较狭窄空间范围内波动,无论就业形式多少的严峻,就业质量在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道德约束下,仍然是有足够的刚性,一般不会向下突破的。相反无论就业形式有多少的宽松,就业质量在成本的约束下依然有相对坚实天花板这样一个阻隔,也很难向上波动。三是从纯粹理论来讲,就业是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如果就业数量这个盘子不变,或者增大有限时,当需要保证就业数量的时候,就业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我国就业状况一个长期的写照。从民生意义上来看,就业问题是一个饭碗问题,是一个吃饭问题,所以我们拿吃饭这件事来解释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关系是有比较生动的意义。当前一个社会当基本的解决饥饿问题和营养问题这样一个事情还没有达到一个基本程度的时候,那么你吃什么饭、在那里吃、在什么环境下吃、在什么服务条件下去吃当然也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恐怕这样一些原因造成了我们国家在就业问题研究中长期看不到有关就业质量的概念和意识,虽然客观上就业质量存在,并且逐渐在提升。近几年出现一些关于就业质量方面的研究,但是水平有限,研究的成果尚少,总的来讲相当薄弱的。不过就业质量的问题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理论意义和使劲意义非常,赖德胜介绍过了,其他专家也提到了,特别是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应该是在第12页“就业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质量发展不高的重要原因”,这个观点我赞成,就业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这个我基本赞成,所以这个问题就业质量还值得商榷。不管怎么样就业质量的问题,无论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它的价值是非常啊的,这方面确实需要研究。当相应条件出现的时候,我相信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必然会吸引一些学者来做,现在可以说不是忽视、轻视就业质量研究和就业质量思考的问题正在结束,刚才王司长也提到了。赖德胜教授的研究和成果我个人认为即使现在不能判定是这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现在愿意说拐点,实际上是转折点,历史的转折点是一个重大的标志,你的研究成果现在还不能判定,我们在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上已经是出现了历史的转折点的标志,至少我认为它是促进这个转折点到来的一个重要的推进器。你们大家相信不相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信了。

  期待赖德胜趁胜前进,再得新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