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税起征上调支持小企业 专家称减税只具象征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聂伟柱 苏盈

  作为“预调微调”宏观政策新提法的一大核心内涵,结构性减税这一政策“礼包”再度派出。

  根据财政部网站昨天披露的信息,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同时提高,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要求的又一举措。

  通胀形势正在日渐好转,而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却在积聚,“预调微调”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

  在全国财政收入向10万亿元迈进的背景下,减税大幕再启是应有之义。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整体宏观政策“微调”幅度的猜想。

  事实上,目前关于货币政策工具择机而动的预期已经产生,而银行业三季报显示,放贷有心无力,这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

  财政增收下的减税

  近期国务院连续出台了资源税、小微企业减税以及增值税扩围一系列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对《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并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其中,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销售货物的,由月销售额2000~5000元上调为5000~20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由月销售额1500~3000元上调为5000~20000元;按次纳税的,由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上调为300~500元。

  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按期纳税的,由月营业额1000~5000元上调为5000~20000元;按次纳税的,由每次(日)营业额100元上调为300~500元。

  这将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教授曾康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结构性税制调整的时期,由于现在财政收入很充裕,为完善税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1663.34亿元,同比增长29.5%。

  此外,今年1~9月全国税收增速也高达29%以上。

  曾康华表示,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针对小规模纳税人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增值税在上海扩大范围,但这些改革都不会使中国税收的增速受到根本影响。

  “政府的初衷是要在财政状况比较好的时候来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曾康华说,这是否会导致税收收入减少,还要看税制设计的情况。

  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也表示,当前政府所做的并不是单纯的减税,而是要通过改革的方法来减税,在完善税制的同时也适当减轻一些行业的税负,比如增值税扩围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试点将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

  根据中信证券估算,交通运输行业增加值占全行业增加值比重约为4%,加上现代服务业2%的影响,增值税在这两类行业的试点将为企业减负72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只是减税大幕开启的一个标志。因为按照上述增值税扩围的部署,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税收减负与当前宏观调控的精神相符。有建议认为,应该大规模减税。

  从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举措来看,“微调”已经展开,只是幅度多少见仁见智。

  曾康华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形势有所放缓之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手段就是减税增支,但这必然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当前欧美出现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中国政府在财政赤字上非常谨慎,将尽可能少减税或是不减税。

  “中国现在的减税只能用象征性来形容,中国不会采用大规模减税这一思路来刺激经济发展。”曾康华认为。

  货币政策怎么动

  “宏观政策基调不变,微调防止经济大幅波动。”中金公司最新研究报告称,预调微调对应前瞻性和灵活性,主要是定向宽松,支持中小企业,保证在建项目资金需要,防止增长大幅下降。稳健的政策基调不变,控通胀初见效,房地产调控在关键时期,不存在全面放松的基础。

  不过,本报记者在梳理银行业三季报时发现,多家上市银行存贷比已逼近监管红线,第三季度甚至出现存款外流现象。

  存贷比约束下,银行可贷资金极其有限,放贷有心无力。

  这种迹象在9月已有所显现:9月新增信贷4700亿元,远低预期。在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多,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积累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开始变强。

  历经三个季度的紧缩之后,一方面,CPI等调控成果显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也逐季度下调,一、二、三季度分别为9.7%、9.5%和9.1%。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5.4%左右。CPI拐点在三季度形成之后,四季度CPI同比将继续呈现回落态势。

  但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均表示,政策全面放松远不具备条件,稳健基调不会改变。

  以货币政策为例,以9月初央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范围为标志,近两个月货币政策基本上以观察为主。

  而在当前,存准率抽走银行体系内大量资金,加之银行存款外流情况严重,为了达标存贷比,银行不得不压缩贷款。

  海通证券(微博)银行业分析师佘敏华表示,银行负债业务压力加大,存贷比成为制约银行放贷的主要因素,央行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银行的放贷能力。

  法兴银行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流动性日益趋紧,如果中央不调整货币政策,银行放贷可能会愈加困难。10月份经济数据发布后,很有可能会引发货币政策转变。

  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存准率是否下调还应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如果存准率下调,将属于“大调”的范围,将给市场发出混乱的信号,不利于房地产调控和控制通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