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媒:利比亚事件预示中国外交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08:55  中国经济网微博

  

  香港“中美聚焦”网站10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利比亚沙漠之舞 “保持低调”仍是中国外交的中心原则。但其他角色迫使中国“抛头露面”。最典型的是利比亚事件,它暴露出中国外交的新“断层线”。

  今年2月利比亚爆发骚乱时,中国在那里有大量劳工和投资需要保护。近年来,中国一直积极为海外公民提供保护,加大领事保护力度。这次撤离行动取得成功,甚至中国军方也小试身手。这创下一个先例,使中国民众的期望值上升。他们觉得,将来遇上别国政局不稳时,中国政府能提供类似保护。当前,中国公司和劳工遍布世界,有100万中国人是在潜在不稳定的非洲地区。

  中国现在确立了承诺,承担“保护(海外公民的)责任”,结果是在今后出现乱局时主动“干预”。这可能带来由中国公司造成的道德风险,它们自身未能做风险评估,却期待国家在危机时出手相助。如果未来营救干预行动不像在利比亚这样顺利,北京可能在海外承受不想要的麻烦。

  中国在联合国利比亚问题上经受压力考验。中国最初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利比亚的第1970号决议,此举令人意外,因为这违背中国对国际关系的主权路线。但是,短短三周后,中国对安理会授权西方国家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投了弃权票。因为中国开始认为该决议是西方国家试图颠覆政权的幌子。而在有关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也重回老路。但从中国赞成第一个利比亚决议来看,未来中国可能向多边外交转变。

  此外,利比亚冲突暴露出中国外交政策受到许多不同角色和要求的左右。中国的经济参与者在海外有大量业务,它们正影响该国的外交政策。在利比亚,中国公司起初需要保护,随着利新政权上台,它们需要保障投资的安全。因此,中国公司希望外交上与新政权建立关系,以确保它们的经济利益。

  这些角色的影响力不会消失。今后,中国外交仍将是国内不同利益的角逐场。经济参与者对中国外交具有很大的发言权,通过外交部进行的传统外交日益成为少数。(作者乔纳斯·帕雷罗-普莱斯纳,汪析 译)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