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圈钱成本可随意转嫁 银行不惧次级债利率升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0日 22:03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银行对资金的渴求永远得不到满足,而纵容他们“圈钱”不止的原因,是其可以随意转嫁的成本。

  19日晚,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于近日获批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次级债券。而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国内银行已经在债券市场发行了2300亿元的次级债,全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为去年的3倍。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银行大举发债的行为已经开始推高银行次级债等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部分银行的发债成本逼近贷款利率。但这也不能阻挡银行“圈钱”的冲动,因为其可以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信贷链终端的企业和个人。

  庞大的次级债

  建设银行并不是本月第一家宣布发行次级债的银行。就在同一日,中信银行股东大会也通过了该行在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议案。而在18日,交通银行宣布将在10月21日-24日期间发行260亿元次级债。仅两天时间,就有3家银行发布了960亿元次级债发行的消息。

  “监管新规加大了银行融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导报记者表示,根据银监会8月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规实施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不得低于10.5%。而截至今年6月30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2%、9.36%、10.01%、10.42%、9.41%,距离新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4家银行共发行了2010.6亿元次级债。加上交通银行10月21日即将发行的260亿元次级债,以及此次建行获批的400亿元次级债,今年银行业次级债发行总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远超2010年全年不足1000亿元的规模。

  升高的“圈钱”成本

  大量发行次级债推高的不仅是银行的资本指标,还有次级债市场的利率。

  9月29日,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了200亿元次级债,其中10年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区间为5.40%-5.56%,30年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区间为5.85%-6.05%。

  当然,这不是个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资金利率水涨船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次级债发行利率一路上扬。以相同评级、相同期限的债券品种为例,近一年来利率升幅超过30%。

  比如工商银行于2010年9月发行的58亿元10年期次级债利率仅为3.90%,而本月交通银行将发行的10年期次级债票面年利率的申购区间却为5.55%-5.85%,即便按照最低的5.55%计算,上涨幅度也达到了惊人的40%。

  然而,上述银行还不是发债成本最高的银行,与大行底气十足相比,一些中小银行不得不抬高债券利率以完成发债规模。比如,徽商银行今年3月31日完成发行的40亿元次级债,期限为15年期,票面利率高达6.55%,已经超出目前半年期的贷款利率(6.10%)。

  贷款户沦为成本转嫁方

  显然,按照上述银行“圈钱”的成本计算,其“圈”来的钱并不会增加其多少收益,银行热衷此类做法的意图让市场人士产生怀疑。

  “除了可以补充资本,达到监管层的要求,其最主要原因是银行可以找到成本转嫁方。”王常龄表示。比如建设银行在公布发行次级债消息前夕,就上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甚至更高。而此前,一些中小银行早已经施行了上述做法,其房贷利率上调幅度更大。

  同样,今年以来各家银行也纷纷上调了企业贷款利率,用以转嫁成本。青岛一家小企业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与去年初相比,其贷款的成本已经提高了近50%。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