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季度GDP增9.1%略逊预期 内需下降是主因

  GDP增幅连降三季 但仍保持在9%以上 打消了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GDP增长幅度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中国统计局昨日公布,中国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1%,增幅低于第二季度的9.5%,也不及第一季度的9.7%。不过,中国经济仍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步伐,这印证了中国经济正加速软着陆的观点,业内预计货币政策今年内都不会有全面放松。

  本报讯 (记者陈海玲)中国统计局昨日公布,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1%,增长幅度连续三个季度下降。而多数机构对三季度GDP增速的预测值为9.2%。

  原因分析:内需下降是主因

  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中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2.3%,低于第二季度修正后的增幅2.4%。国内需求放缓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三季度我国贸易顺差相比二季度还增长了170亿美元,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上升的。相比而言,内需增速则继续放缓,首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季放缓,一季度同比增长25%,上半年是25.6%,前三季度是24.9%。其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同比增长16.3%,二季度增长17.2%,三季度增长17.3%,名义增长加快,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速其实也是放缓的。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治理以及货币政策收紧、信贷规模控制等因素的影响,而消费增速回落则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综合来看,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主因是国内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

  预测:中国经济增速

  将在四季度触底

  尽管三季度GDP数据显示经济增长降温,但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加速增长,同比增长13.8%,增幅高于8月份的13.5%,也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3.3%。

  今年前九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差一点儿就达到了前八个月25%的增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一个衡量建筑活动的指标而受到关注。

  消费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与汽车两大市场调整的影响,消费增速明显回落,2011年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7%,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虽然房地产市场销售受政策调控影响仍将延续比较低迷的状态,但汽车市场在三季度开始已经有所恢复。这也反映汽车消费可能会逐步走出年初优惠政策取消的阴影。

  预计未来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居民实际收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或将促使今年四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触底企稳反弹。

  PMI连续两月反弹打消“硬着陆”顾虑

  同时,9月份国内PMI指数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达到51.2,连续两个月有所回升,反映出中国的整体生产状况仍然处于正常的增速区间内,同时也打消了部分人关于中国经济年内会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同时,投资和进口等数据表现仍然强劲,表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充足,也足以较大程度上抵消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

  综合以上因素,连平预计,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紧缩力度的减轻,在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企稳,年内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预计2011年四季度经济增速为9%左右,全年经济增长将在9.3%左右。预计2012年GDP同比增速可能会回落到8.5%~9%,但仍将高于“十二五”规划7%的下限。且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时期,经济增速一定程度的放缓是合理且应该的。

  政策研讨

  货币政策已转为中性?

  分析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转为中性,不过,在中央政府发出信号显示朝着更宽松的政策进行大幅调整前,大部分经济领域的信贷成本依然很高,可能不利于企业发展。但国内经济领域也开始出现一些紧张局面。最近中央政策扶持小企业的做法显示了形势的严峻。

  汇丰(HSBC)分析师在数据公布后的一份报告中说,在政策方面,市场需要对近期货币政策会放宽抱更小的希望。不过,他们还说,今年晚些时候缓解的通货膨胀可能使中国政府有余地稍稍放宽流动性。

  连平表示,目前由于经济增速回落幅度有限,且通胀仍处高位,因此国内宏观政策短期没有大幅度放松的必要性。但从政策的操作空间来看,如果未来再次出现危机,中国政府要应对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其拥有较大的操作空间。首先,中国的货币紧缩周期相对提前,这就为未来在危机状况下需要的政策放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中国良好的财政状况以及目前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如果有需要,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只是从目前来看尚没有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必要。同时中国政府手中还拥有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股权等众多的资源,这些都是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美发达国家所不能比的。(陈海玲)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