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题材炒作”背后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 07:03  中国经济网微博

  背景

  在近期大盘持续震荡之际,ST股却逆势迎来了一波行情,多只ST个股竞相上涨,涨幅远远跑赢大盘,成为股市最热门的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高举价值投资大旗的同时,部分基金看中ST股存在的资产重组机遇,部分ST股成为一些基金的重仓股。

  如果要寻找最近一个阶段的强势品种,ST板块无疑就是一个。统计显示,按总市值加权平均方法测算,沪深175只ST股今年以来的整体涨幅达到5.73%,将同期下挫13.19%的上证综指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如此看来,在羸弱的市场中,对A股投资者来说,超预期增长的业绩虽然精彩,但朦胧的重组预期似乎更具吸引力。

  目前的ST股和*ST股中,有半数以上的个股已经实现一季度扭亏,这直接刺激其股价出现连续涨停。随着半年报披露结束,部分ST股在资产重组或整体上市后,因注入新的优质资产而显现出投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另一些重组成功的ST股等最近相继复牌,且复牌当日涨幅都在100%以上,赚钱效应突出,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其他ST个股的重组预期。

  基于重组预期而炒作ST股,在历史上也绝非偶然。究其原因,在A股市场,上市资源客观上比较有限,部分ST类上市公司便成为一些优质公司借壳上市的渠道,尽管ST股净资产为负数,它的“壳资源”却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一些成功的重组案例也形成了巨大的财富示范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重组预期的ST板块一度成为游资炒作的题材,客观上对二级市场投资者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回顾A股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ST板块活跃的现象并不鲜见,但是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并且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回报的ST公司却屈指可数。从以往案例来看,投资者仅仅凭借朦胧的重组预期跟风游资参与炒作,其结果皆得不偿失。首先,市场投机资金对于ST类公司股票的热捧往往不分行业属性、价格高低而齐涨齐跌;其次,部分ST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存在缺陷,投资者无法准确进行投资决策。

  如此看来,虽然大量资产重组行为确实会带动投机资金炒作题材股,但是部分没有实质重组题材的个股也浑水摸鱼,给股市长期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尽管ST股今年以来的涨幅远超大盘同期涨幅,但是这种上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撑,仅在重组预期的刺激下走高,对眼下不少ST公司的这类疯狂投机,投资者尚需理性对待,谨慎从事。

  不过“壳资源”的价值不会在一夜之间彻底消失,ST股的炒作热情也不会骤然冷却,要真正有效抑制ST类股票的过分炒作,还需要监管层逐步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ST板块股票进行资产重组的监管,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加大市场资金对ST板块炒作的难度;同时对重组所注入的资产,要按照IPO的标准进行规范与审核,从而提高重组的难度,减少游资借题炒作的机会。

  目前,《关于加强*ST和ST公司风险揭示的通知》对沪市*ST和ST公司的风险提示公告内容已作出了专门规定,要求沪市交易的*ST和ST公司必须至少每两周披露一次风险提示公告,此举对部分市场主力借助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的行为无疑是当头棒喝。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