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辛亥革命与税收(来论照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 00:59  国际金融报微博

  

  未能迅速建立新的税收系统、各地截留税款、列强扣压关税、发行公债和对外借款失败,以上种种使得临时政府始终深陷财政危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为袁世凯所窃取

  虽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可没有稳定的税收作为财政支撑,也玩不转。近有美国“关门”危机,远则辛亥革命的不彻底,都与“没钱”大有干系。

  百年前,武昌起义爆发仅一个多月,晚清东南半壁分崩离析,革命形势大好。然而,南京临时政府没有乘势北伐,统一全国,反与袁世凯议和,虽说最终清帝逊位,建立共和,避免了旷日持久的内战,但此后袁氏复辟、军阀混战均由此而起。

  当年临时政府与袁世凯妥协谈判实是迫不得已,一则,面对武器精练、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军事上缺乏胜算;二则,没有稳定的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支撑。

  据张謇估算,临时政府的开支每年至少要1.2亿两,北伐所需军费更是天文数字。晚清内忧外患,国穷民困,各地府库空虚,临时政府接手的是烂摊子,成立伊始就处于财政匮乏的困境之中。

  早在武昌起义后不久,孙中山就在海外展开借款,但四处碰壁,空手而归。他回到上海时,传说带有巨款,记者问及此事,孙中山回答:“予不名一文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精神”诚然可贵,可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变成武器弹药,如果军队因缺饷哗变,无疑比“政府关门”更危险。

  海关税收本是重要的财政来源,但革命兴起后,列强借口保障外债和赔款本息,迅速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海关税收。时任总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明确指示凡革命军占领的口岸,海关税款一律由总税务司接管,一毛钱也不得交付临时政府。

  光复后的东南各省地方政权林立,字号繁多,各省都督各怀私心,一方面不将本省税收收入解缴南京,一方面还以扩军备战为由,向临时政府狮子大开口,伸手要钱。

  某次,安徽都督孙毓筠派专使到南京要军饷20万,胡汉民拿着孙中山的批条到财政部取款,可堂堂临时政府,国库里只有区区10块大洋,也算千古奇闻。

  临时政府还曾发行定额1亿的军需公债,但至南北和谈结束时,仅募得730万元。其间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借款案、抵押轮船招商局借款案、委托日本人筹建中央银行的计划,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相比而言,清廷仍控制华北和东北大部,税收稳定,军费敷用,袁世凯兵精粮足,真打下去,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至此,南北和谈只能是革命党人的无奈之选。和谈成功之后,孙中山辞职相让,袁世凯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见,未能迅速建立新的税收系统、各地截留税款、列强扣压关税、发行公债和对外借款失败,以上种种使得临时政府始终深陷财政危机,因而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软弱无力,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为袁世凯所窃取。(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地方税务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