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 00:05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一百年前武昌城内一声枪响,古老神州风雷激荡山河色变。辛亥革命,一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变革,从此掀开五千年历史新的篇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的民主革命。她的必然发生,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极大地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她所提出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的时代主题,反映了人民深切的愿望,代表了历史进步的潮流。她的光辉业绩与珍贵内涵,始终激励鼓舞着中华儿女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奋发努力。

  当然,囿于种种历史局限,辛亥革命既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1919年,孙中山在其纪念辛亥革命八周年文章中慨叹,“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1939年,毛泽东在其《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与过渡性,符合社会发展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轨迹。毕竟一百年前内忧外患中的中国,作为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推翻它们、消灭它们绝非一两次革命所能完成。与此同时,辛亥革命自身凭借的新生力量长期受制于半封建、半殖民势力双重夹击,其幼稚、软弱,以及孤立于广大民众等先天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力量对比天平的失衡。

  觉悟于辛亥革命遗留的教训,即,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与改良主义,均不足以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其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众逐步走上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社会主义革命,及至时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曾经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由此实现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富有成效的现代化转型。

  然而疾风暴雨式的革故鼎新终究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这一点,尤其对于中国这样帝制传统极为深重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而其留待解决的问题则是,中国的市场化与现代化,并不曾经历一个逐步由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彻底取代封建经济的完整过程,相反倒是在很大程度上,近现代中国极为迫切的救亡与赶超战略取向,恰与古旧中国高度成熟、高度集权的强政府治理模式暗通款曲。此外,僵而不死的保守势力、封建残余不时利用前进道路上必然遭遇的新情况与新挑战,试图为旧制度复活招尸还魂。

  所幸辛亥革命一百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独立自主。因此,当代中国几经挫折终于认准的改革开放,是否就此不可逆转地“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答案终将取决于你我每一个活在当下的华夏儿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