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微博)
太阳能产品生产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KS.NYSE,下称“晶科能源”)昨天下午召开紧急发布会,就其海宁工厂的污染问题予以解释,并证实已全面停产1.2G瓦的电池生产线。
尽管晶科能源因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光伏企业中第一家被公众广泛关注的公司,但是光伏行业在治污及环境管理方面是否达标开始备受质疑。
氟化物从哪里来?
9月15日和16日,有部分群众聚集在晶科能源位于浙江海宁袁花镇红晓村的工厂——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门口,就当地小河死鱼现象向该企业“讨说法”。此后据海宁市环保局的初步调查结果,晶科能源存在污染,原因是部分污染物进入了河流,且污染物中的含氟量大幅超标。
昨日,晶科能源高层也证实,公司确实存在污染。该公司发言人景朝晖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表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固体废料产生。“以往,固体废料都是堆在一个固定仓库的,每隔3到4天由固体废料合作企业直接收回并运送到固定地点予以处理,但在8月20日,我们突然接到了对方的一个合作终止书,因而仓库不能完全堆下这些废料,只能露天堆放。8月下旬海宁突然遭遇暴雨,我们尽管在废料的上部放了一些遮盖物,但还是被雨水冲入到了附近的一条小河里。”他表示,8月26日时企业已经找到另一家合作伙伴,固体废料得以重新处理。
对于环保部门检测出小河中出现氟化物较高的问题,景朝晖也透露,在生产光伏电池产品时,有一道名为“制绒”的工艺,这道工艺中含有氟化物。
湘财证券一位光伏行业分析师告诉本报,所谓“制绒工艺”,就是要将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硅片沁入一些液体中,使得硅片的表面变得粗糙,这样一来让硅片接受光照后,不会有太强的反射,以便利于电池吸收太阳光,这道工序可能会需要到氢氟酸,这是氟化物的主要来源。而且,该步骤在众多太阳能电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此外,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中还会使用到丝网印刷等方法,也可能会产生氟化物。”景朝晖对记者说道。
光伏企业污染不容忽视
晶科能源污染事件爆发后,公众对于太阳能企业的污染问题也提出质疑。据多位行业人士介绍,除了电池制造环节因环保工作不当会出现污染之外,因多晶硅、硅片等上游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污染也令人担忧。
上述湘财证券分析师及一位多晶硅生产设备制造商高层提醒记者,不少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流程中会释放出四氯化硅,这是一种有毒物质。以往,一些小型多晶硅企业会把这些处理不掉的四氯化硅直接卖给白炭黑公司作为原料,而现在国家也要求多晶硅企业必须要上马冷氢化或者热氢化技术,实现四氯化硅的循环利用,再度用于多晶硅的生产。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中国多晶硅行业刚刚发展起来,企业在处理四氯化硅方面经验不足,仍可能有少量四氯化硅是无法回收到位的。”湘财证券前述分析师告诉记者。
另据记者了解,不少光伏企业仍然将其生产的废水直接排入到雨水管道,而不是将废水送入污水处理管道,再与雨水管道合并,企业之所以偷工减料是为了逃避污水处理费。另一种会发生污染的情形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厂区的周边排污管道有可能堵塞,从而使得部分污水无法进入到排污管道而发生外泄。
晶科能源昨日表示,企业将对此次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进行取证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妥善处理方案,另外公司正在扩建固体废料仓库,将雨水管道并入到污水处理管道。
景朝晖也对记者说道,由于海宁工厂是2009年6月并购而来的,并购企业的前身就设立在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现在该公司已经在距离红晓村20公里远的工业区寻找新的基地,而且企业也将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将工厂地址搬离红晓村。
“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停产了1.2G瓦的电池生产线。”景朝晖指出。根据现有光伏电池组件价格来计算,晶科能源因停产可能每天损失2300万元。由于污染事件及美股整体走弱的影响,晶科能源的股市表现也较惨淡,其上周五大跌7.94%至9.04美元,目前其股价为52周最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