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晓强:十二五地方将有更多财力用于社会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6日 02:40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大连

   9月15日上午,“解读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论坛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的达沃斯厅举行。

   在讨论中,一向饱受争议的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在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很多产业政策最终都变成了“寻租政策”,其原因在于没有依靠市场竞争,很多企业缺乏产业升级的长远积极性。

   张维迎说,“目前的情况是,‘十二五’规划硬指标多,而真正的改革方面虽然有所强调,但是缺乏具体措施。这是比较遗憾的一点。”

   针对上述观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进行了详细解释与回应。

  “‘十二五’规划须有灵活性”

   张晓强表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实践证明是一个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规划的内容应随着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我们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实施‘十二五’规划,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张晓强说,具体而言,表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上,即从去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不过,对于政策改革的细化,同样是张维迎的质疑重点。张晓强回应说,“五年规划只是提出了改革的领域和方向。”在此基础上,由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金融领域、经济、财税、资源性产品的公共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他还强调,发改委正在研究和推进上述改革。

   张晓强表示,“十二五”规划中一些关系到民生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是约束性指标,如节能减排。但是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却是一个引导性的预期指标。

  中央将扶持地方壮大财力

   值得注意的是,张晓强15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现有的财政税收政策,并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使地方有更多财力用于地方社会事业以及少数需要政府投入的经济发展。

   他表示,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不断探索税收政策,以税收分享和转移支付等方式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按照“十二五”规划,财税体制被列为八大改革领域之一,其目标是“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财力保障,完善预算和税收制度,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税改以来,中央财政安排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增加。按照审计署的数据,去年,中央财政安排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是1994年的11.45倍。这也成为张晓强所提到的现有财税政策积极的一面。

   当日他还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存在多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的资金不能断,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影响到几千万人的就业”。

   他还提到,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对中小银行等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