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镬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 22:16  经济观察报微博

  伊莎贝

  536

  2011-09-12

  餐桌启示录

  伊莎贝

  “镬气”这两个字,有些北方人可能都不懂是什么意思,对于粤菜大排档,却是近乎最高的美学境界。

  粤语有时近于文言,镬就是锅,镬气就是锅气。但是说锅气便不正宗,不像镬气,能引起粤人巴甫洛夫式的口水反应。

  什么是镬气呢?有位香港厨师黄永帜说:“其实新派粤菜又好,传统粤菜又好,都是要讲究三个字,够镬气!什么叫够镬气?其实好简单,就好比炒碟牛河,芽菜够爽脆,河粉够干身兼条条上色,最紧要的是上桌要热辣辣!这才叫够镬气!”

  要有镬气,非用铁锅猛火快攻不能达到。去香港或广州的大排档吃饭,轰轰巨响兼火光熊熊中,厨师把铁锅中的菜抛向空中,锅中时时猛窜起一条火焰,对没有见惯的人来说,声光效果实在震撼。

  除了炒青菜、炒牛河等粤菜小炒讲镬气,广东煲仔饭也讲镬气,一窝煲仔饭上桌,揭开盖子没有一股焦香扑鼻,锅底刮不出黄澄澄的锅巴,广东食客就深深觉得被骗了。

  广东人热爱镬气到什么地步呢?香港美食杂志上介绍意大利菜,往往称赞一道意粉“炒”得好,立刻露了怯——意大利人是只拌不炒的,讲究留住意面酱汁的汁水丰盈,每吃一口都很juicy。香港人变拌为炒,收干了汁水,变juicy为香口。这是香港厨子做意粉和意大利厨子最大的区别。至于酱汁,倒是不难学得像的。

  随着大排档文化在粤港两地的式微,镬气美学也日渐式微。在装修富丽的高级粤菜馆是绝对闻不到油烟气的。若将镬气美学的含义引申,与鼎泰丰的小笼包相比,则大壶春还是有镬气的,与大董烤鸭的荷叶饼相比,全聚德还是有镬气的……庶民美食和传统美食一旦登堂入室,被高度文明化了,就与它的出身大大拉开了距离。

  所以镬气当然也不是美食的最高境界。韩良露在法国卢瓦尔河流域旅行,惊异于当地人将奶油料理处理得“清爽怡人”,“吃来绝不腻口,即使是在夏日都觉得很清爽”,问其诀窍,道是绝不用大火做菜,“汤不可冒泡,奶油也绝不可冒烟”。她说这道理她一听就懂,“好的中国菜也一样,大火滚汤大火煨菜绝没有细味。”

  镬气美学势将式微。因为食客所迷恋的镬气小炒,是因为“当食物受极高的温度烹调(超过摄氏200度,亦即是大约华氏400度),便会发生焦化反应及美拉德反应(又称非酶棕色化反应)等化学变化。人们经常使用大量的食油提高食物的镬气;食物因而变得油腻,但亦因此替食物加添色彩。”(维基百科)——是和贫穷时代的记忆相连的;另一方面,据说油温过高,油脂氧化迅速,油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都会遭到破坏;油温过高,还使油脂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阻碍对蛋白质的吸收——其实很不利于健康。

  镬气美食就和腌菜腊肉一样,是贫穷时代遗留下来的美食记忆,在鼎泰丰的小笼包被很多人视为“全世界最好吃的小笼包”的今天,不免显得唐突和寒酸,可是又令人割舍不下,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纠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