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包钢稀土遭投诉 出口政策或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7日 03:26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邓瑶

   

   近日,一位稀土业权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包钢稀土(600111.SH)与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的合资公司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包头昭和稀土)遭业内人士以“变相出口”理由投诉。

   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投诉者认为,包头昭和稀土等公司绕开出口配额,加大钕铁硼薄片、稀土磁粉等产品出口量,从而变相加大稀土出口量,并建议政府部门研究开征钕铁硼薄片出口关税、将钕铁硼薄片等产品纳入稀土出口配额的可能性。

   对此,9月6日,中国稀土工业协会筹备组负责人王彩凤对本报记者表示,对钕铁硼薄片等产品适当征收一定关税是值得考虑的,但将其纳入配额制管理,尚需认真调研。

   不过,上述稀土业权威人士认为,钕铁硼薄片等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一旦纳入关税或配额管理,将进一步影响中日贸易关系,加上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应对稀土潜在的国际诉讼风险,考虑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稀土产品关税、扩大配额管理范围可能会受阻。

   变相出口之辩

   公开资料显示,包头昭和稀土是日本昭和电工株式公社、包钢稀土、日本东海贸易株式会社、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于2002年共同投资组建,投资比例分别为60%、30%、5%、5%。

   被投诉的公司还包括赣州昭日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日方股东包括昭和电工株式公社、日本东海贸易,中方股东为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

   上述公司被业内投诉的理由是,“扩大稀土磁石合金产能用以加大出口,由于这些合金产品不占用配额制,也不征收关税,从而达到变相出口稀土的目的”。

   实际上,业内对稀土合金出口政策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我国对稀土出口配额管理看似越来越严格,但很多企业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绕开配额制出口,使得我国稀土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大打折扣。

   今年5月,商务部、海关总署针对稀土合金制定政策:自2011年5月20日起,将按重量计稀土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铁合金纳入稀土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但这一政策并未平息争议。原因是,尽管按重量计稀土元素总含量在10%以上的铁合金已被纳入配额管理,但通过钕铁硼类合金科目的出口仍不受限制。

   以钕铁硼薄片为例,商务部最初考虑到该产品为稀土深加工产品,有一定技术含量,对钕铁硼薄片免征关税,并且未纳入配额管理,而钕铁硼薄片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达30%至40%。

   政策倾斜导致我国钕铁硼类合金出口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在我国稀土出口量大幅下降60%的情况下,以钕铁硼为主的稀土磁性材料出口量反而在6月份环比增加20.2%。

   在此情况下,昭和电工株式公社宣布在7月份将在华合资公司的稀土磁石合金年产量从3000吨提至4000吨。

   投诉者认为,日本在华合资公司利用钕铁硼类合金的政策优惠变相加大稀土出口,而包钢稀土、赣州的稀土企业为这些合资公司保障原料供应。

   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自今年以来,这一现象在业内引发热议,引起了稀土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工信部、商务部等正在研究如何完善稀土合金出口政策,新的稀土合金出口政策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王彩凤表示,日本在华合资企业的出口行为符合中国政府的规定,业内人士投诉其“变相出口”并没有依据。不过,对钕铁硼薄片等稀土深加工产品视具体情况征收一定关税符合“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则,而下一步是否将钕铁硼类合金纳入配额管理,还需要对市场进行认真调研。

   出口政策的两难抉择

   上述中国稀土学会专家表示,考虑到日本市场的反应,即将完善的稀土出口政策遭遇两难抉择。

   “稀土主管部门正在应对潜在的国际诉讼风险,而日本已经向中国示好,如果再度出台对日本不利的出口政策,也不利于中国应诉。”上述专家表示。

   自今年7月以来,日本产经省顶住国内压力对中国“示好”称,日本不会起诉中国稀土管制政策,因为日本与中国在稀土发展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一态度与今年5月日本声称将起诉中国稀土政策。

   针对赣州稀土产区由于开采指标用完将全面停产一事,6日,日本经济产业相钵吕吉雄在记者会上表示,将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对话,希望实现稀土供应稳定。

   “稳定供应是日本的最大利益。”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对本报记者表示。

   上述中国稀土学会专家进一步表示,一旦对钕铁硼薄片征税并将其纳入配额,将给日本稀土产业带来直接影响。

   据本报记者了解,钕铁硼磁材元件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通讯、汽车、医疗设备、电机制造等产业,已经形成了巨大市场,日本在华合资公司的稀土钕铁硼合金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工业生产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美国、欧盟等已在伺机起诉中国稀土政策,应诉的压力正在加大,日本方面我们不应轻举妄动,还是要从矿源上加强整治。”上述中国稀土学会专家表示。

   上述专家还透露,六部委将马上实施新的稀土专用发票管理条例,相当于将稀土纳入国家专营体系,一旦投入市场,稀土业私挖乱采现象将进一步减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