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500强十年中国经济步入大国行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 04:50  中国企业报

  李建明

  截止到今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已经进行了整整10个年头。10年来,中国大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还有很大差距。

  在今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上榜企业数量达到69家,超过日本68家,仅次于美国133家,比上年增加16家。其中内地上榜企业58家,中国香港3家,中国台湾8家。

  内地58家企业中,上年上榜企业今年全部上榜,新上榜企业有15家,联想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曾经上榜,今年是再度上榜,其他13家公司分别是首钢集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冀中能源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浙江物产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香港的3家企业分别是来宝集团、怡和集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中国台湾共有8家企业上榜,分别是鸿海科技集团、广达电脑公司、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宏碁、纬创集团,其中纬创集团是新上榜企业。

  可以看到,中国内地企业位次提升较快。今年,中国内地上榜的58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进入世界前10强,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排第5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6位、国家电网公司第7位,都较上年的名次有所提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取得了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的最高位次。今年名次提升超过60位的企业有11家,其中中国铝业公司提升106位,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提升104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提升99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升90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提升88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升83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提升73位,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提升71位,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提升65位,神华集团提升64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提升61位。

  同时,营业收入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所占份额上升,但利润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今年中国内地入围世界500强的58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769亿美元、利润1698亿美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86%,占世界500强企业的10.66%,比上年增加2.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42.57%,占世界500强企业的11.15%,比上年下降1.25个百分点。尽管今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增加了15家,但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比例不仅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说明我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还应看到,上榜企业主要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今年尽管有华为、沙钢两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其余56家上榜企业均为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石油、石化、电力、银行、电信、贸易、保险、冶金、工程建筑、汽车、海运等行业,行业间盈利相差悬殊,利润最多的是中国工商银行,达244亿美元,而最低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亏损了4亿多美元。

  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增加以及企业排名上升,显示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其他发达国家上榜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品牌、国际化等方面尤为突出。世界500强企业有45个行业,其中23个行业有中国企业进入,还有22个行业没有中国企业入围。这些行业或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如制药业、半导体电子元件业;或需要对消费者有深入的研究和透彻把握,如食品生产业、娱乐业、专业零售业,或需要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如电子电器设备批发业、保健品批发业、食品批发业、网络服务和零售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所欠缺的。但我们可以坚信,随着国家继续推进大企业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行业和地域的进入壁垒不断减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过去的10年里,中国大企业学习跨国公司的东西比较多。但是经过这10年的发展,如果我们还要继续跟人家学习,难度就比较大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的大企业要有所创新。

  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世界大国行列,GDP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就需要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

  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就要在经营管理上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培育具有全球认知度的国际品牌,打造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与成果转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中国经济从大国走向强国。

  在具体行业中,我个人认为消费电子类领域颇具潜力。现在我们的通信产品像华为、中兴通信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这一领域未来潜力很大。家电领域,这些年像海尔、海信、美的等业绩上升得也比较快。

  尽管这些年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劳动力成本在提升,但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还是有我们的优势。在现在的基础上,首先要把产品质量确实提升上去,其次就是把我们的研发投入提升上去。目前,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我们中国的消费品属于质量一般、价格比较便宜的产品。要改变这个形象还需要一定时间,但中国有能力打造出世界品牌的事实不会改变。

  (作者系中国企联副理事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