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州限购传递楼市调控从严信号 金九银十或泡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3:46  东方网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8月25日,浙江台州市发布的一纸文件,很可能再次开启全国性的楼市限购大潮。

  与多数限购城市类似,台州发布的这份《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将外地人的购房门槛设置为 “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但在这份看似平淡无奇的限购令中,业内人士却嗅出一丝异样的政策信息:首次启动二、三线城市限购的台州并不完全符合住建部此前划定的“五项标准”。这或许意味着,政策严厉程度不减,楼市限购更是不会放松。

  台州限购出乎市场预料

  台州市将启动限购的时间定在今年9月1日。根据新浪乐居的统计,在8月25日和8月26日,台州商品房日成交量曾达到100套以上,但到了27日,上述成交量已下调至9套,昨日(8月28日)的日成交量也仅为49套。不过,上述成交量的锐减是否是由限购令直接导致还有待观察。

  与大多数限购城市相比,台州市的限购政策被认为是中规中矩,并无突破之处。但北京中原地产发布的报告却认为,台州成为首个启动“限购令”的二、三线城市“出乎所有人预料”。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若按照住建部此前划定的5项限购标准来衡量,台州“均不属于突出城市”。

  住建部此前曾划定限购城市的“五项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处于房价涨幅前列的城市;省内所有城市今年6月住宅价格比去年底涨幅较高的二、三线城市;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幅较高的城市;外地人购房比例较高的城市;群众对当地房价反应强烈、认为调控政策执行不力或不到位的城市。

  据了解,纳入国家统计局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台州并不在列,因而难以通过官方房价指数来衡量。但在成交量和价格方面,根据台州房地产管理处的数据,今年5~7月,台州市分别签约新房住宅2200套、2163套、2038套,成交量稳定。其中,今年6月台州住宅样本均价9949元/平方米,相比去年12月的9761元/平方米涨幅约2%。

  张大伟指出,台州的购房群体以本地人为主,成交量一直维持在2000套左右,成交均价也在万元以下,在全国二、三线城市中并不突出。

  政策从严新信号?

  楼市运行循规蹈矩的台州却成为全国第一个启动限购的二、三线城市,这一事实被很多专家理解为楼市调控力度不减,限购政策将从严推进。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住建部此前曾划定部分限购城市,但由于中央与地方分歧较大,改由地方政府自行公布。

  对于限购城市的确定,业界有不同观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微博)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将使得新限购城市很难超过20个;但张大伟却认为,新限购城市将超过40个,以房价涨幅较大、外地购房比例较高、一线城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为主。

  据统计,当前我国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共有42个,除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外,还包括三亚、苏州、无锡、温州、金华、佛山、台州等7个城市。但随着首个二、三线限购城市的出炉,多数专家认为,若以台州为标准,新纳入限购的城市数量必将不在少数。

  另据记者独家获悉,住建部对地方政府提出一个不成文的要求:各地需上报至少两个限购城市名单。若这些城市全部纳入限购,最新的限购城市或将超过50个。

  房价调整时机来临

  针对限购范围扩大有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开发商库存的积压和资金压力增大,将使房价调整趋势更加确定。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微博)表示,先前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叠加效应已逐渐显现,随着限购政策的出台,不少城市在“金九银十”期间的成交量将受到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实施“限购令”的39个城市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05%,其余31个未限购城市则上涨0.14%。其中,限购最严厉的4个一线城市上月房价全部停涨。以北京为例,截至8月28日,全市商品住宅库存达到14.66万套,连续数月维持在14万套以上的高位。最近3个月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也连续出现下调,通州区的个别项目已出现明显的降价。

  另一个颇受认同的观点是,限购范围的扩大将对购房者的心理带来较大影响,从而可能使楼市陷入一段时期的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窗口到来前,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抢购。其中,从8月中下旬开始,北京周边的燕郊、廊坊等地就迎来了大量的看房者,最近十多天的成交量较以往大幅增加。

  (每经记者杨羚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