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企借壳紧箍明松暗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1:20  第一财经日报

  彭洁云

  房企借壳“一次性”放行,7家仅为存量项目

  最近一周以来,二级市场的房企借壳复牌事件可谓接二连三,热闹非凡。

  8月22日至今,连续有宋都集团、金科股份(000656.SZ)、银亿房产、象屿股份(600057.SH)等4家借壳ST股的地产公司成功登陆A股,关于房地产借壳或将开闸的猜想也再次袭来。据本报统计,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7家房企借壳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其中5家已经顺利登陆A股。

  多位从事兼并重组业务的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获批上市的房企仅仅是地产调控前所遗留的少数“幸运儿”,之后不会再有新的增量。房地产借壳不仅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其审核严格程度更甚从前。即使是主营业务为非地产的公司,只要其过去一年有过房地产收入,也有可能被拒绝受理。

  房企借壳“一次性”放行

  “说房企借壳并未放行,是因为今年以来获批借壳成功的案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关键的重组进程都以调控前为时间节点。或在调控前已过会,或在调控前已获证监会受理。”深圳某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就目前仍然偏紧的调控形势来看,今年以来多家房企借壳的集中释放,只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性”行为。

  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同年8月,证监会公告称,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所有涉及地产的借壳再融资均偃旗息鼓。

  今年3月1日,金隅股份(601992.SH)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回归A股的顺利上市,最先开启了外界对于地产融资放松的遐想。虽然金隅股份是以水泥企业身份重组,但其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比却有近三成。

  海通证券分析师涂力磊表示,金隅股份重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主营业务非地产外,其房地产在建和拟建业务中含有大量政策支持的保障房建设。他指出,在当前保证民生和调控房价问题的大背景下,主要从事满足普通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或者保障房建设的企业符合政府调控需求。

  而4月19日,作为名副其实的房地产企业,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借壳S*ST圣方(000036.SZ)的获批更引来一片喧嚣。这是“新国十条”颁布后,第一家通过借壳ST公司成功转型为主业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随后,象屿集团借壳*ST夏新、银亿房产借壳S*ST兰光(000981.SZ)、金科股份借壳ST东源、名城地产借壳*ST华源(600094.SH)、京御地产借壳ST国祥(600340.SH)、宋都集团借壳ST百科(600077.SH)等接踵而至。

  从获批项目的借壳对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是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最早被放行的S*ST圣方和S*ST兰光还是尚未完成股改的公司,紧随其后的ST东源、*ST华源等则是在地产调控前的2009年12月就已获得证监会审核许可,ST国祥和ST百科则是在调控前已递交重组材料获得监管部门的受理。

  地产借壳紧甚从前

  “地产借壳谈何松动,简直是更紧了。”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并购部门人士向记者反映,他们最近正在做的一个重组项目,其主营业务并不是房地产,仅仅是在最近一年有过一笔房地产收入,就没能获得监管部门的受理。

  他指出,目前所有借壳房企或涉及房产业务的企业顺利重组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土资源部的放行,而即使是调控前已获证监会核准和受理的房企重组大多数还是机会渺茫。

  一位保荐代表人透露,从去年以来的历次保荐代表人培训中,都特别强调房地产融资需先征求国土资源部的意见。即使发行人只有部分业务涉及房地产的,也要按照房地产行业处理,征求国土资源部的意见。

  今年以来,公开宣称重组失败的房企也不在少数,*ST吉药(000545.SZ)、ST德棉(002072.SZ)、ST国药(600421.SH)等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宣布撤回或终止与房企重组计划,*ST钛白(002145.SZ)、*ST远东(000681.SZ)、ST琼花(002002.SZ)等多家公司转型房地产企业的计划也化为泡影,而更多ST公司则早已不动声色地另觅非地产类重组对象。

  8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之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将借壳上市标准与IPO趋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