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见习记者杨桐
近日,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央行已经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据市场估计,此举相当于收紧8000亿元人民币资金。
对于上缴期限,央行也为不同的银行设定了不同的时间,譬如对大银行来说,9月5日至10月4日,只需要将保证金的20%按比例补交存准,10月5日至11月4日按60%的基数补交,11月5日以后才按100%的比例全部计收准备金。对小银行来说,宽限期则长达6个月。
市场分析认为,新政出台后,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收紧约8000亿元人民币资金,接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的效果,这将给市场的资金面带来较大的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之前市场预计银行体系内的资金最多只能再承受一次存款准备金的上调,按目前的情况,如果还要上调存款准备金,就意味着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面临枯竭。”
在新政出台之前,银行资金面就已经面临紧张的预期。据部分机构测算,逐月“提准”导致银行体系资金链越来越紧张,这可能放大政策操作与事件冲击对资金面的影响程度。由于银行惜借情绪浓厚,未来资金利率回落空间有限。从资金供需情况看,六七月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高峰期,也是境内公司海外分红高峰期,机构预计这一期间将有超过2000亿元资金离开银行体系,外汇占款增量可能会出现短暂回落。
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公布了再融资计划,且融资规模总计达5156.5亿元,其中,银行债权融资额达到3736亿元,占14家银行融资计划总额度的70%以上。去年7月至今,短短一年中,银行融资频繁,大规模融资表明了银行急需缓解资本压力。
“银行资金紧张的状态一直持续,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未降,监管要求提高;另一方面银行表外资产受到监管部门的紧盯,银信转表等工作的启动也将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再融资看似为了达到监管标准,实现稳健经营,但本质上则是映射出我国银行业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业务模式有其现实合理性,同时也凸显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降低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并不顺畅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