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魏杰:中小企业要从现代制造业中寻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7日 03:47  中国经营报

  陈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BMW中经智库成员

  最近中小业遇到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融资难和融资成本上升;第二个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成本上升很正常,问题就在于这种成本上升是否能够通过价格上涨进行转移:如果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可以通过销售价格上升转移的话,就说明经济没有问题;反之,如果这两个成本上升不能转移到价格上,造成了对企业利润的侵蚀,这就说明有问题。

  现在的问题正是如此:企业不能通过销售价格上涨来转移上升的成本,成本侵蚀利润,甚至利润已经接近零。这就说明中国经济确实出问题了,这才是目前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不只中国独有,历史上好多国家都出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因此经济学对此也有研究。从过往经验来看,大体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国家出面通过减税和金融创新的方式来化解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压力,以便在两个成本仍然上升的情况下,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水平。中国会不会这样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创新只是丰富了融资渠道,适度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融资成本却没有降下来;另一方面,减税的可能性也不太大,个税起征从3000元的基础上提高500元,就折腾了很长时间,更别说这么多中小企业的大幅度减税了。这也就是说,国家在短期内不可能通过金融创新和所谓的减税来缓解企业成本压力,这个出路已经被堵住了。

  另外一个出路,就是企业自救。可以通过经营结构的调整,举个例子,温州的许多企业都是从事制造业,中国经济此次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也是制造业调整。制造业分为五个行业,第一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家具等;二是装备制造业;三是汽车制造;四是船舶制造;五是飞机制造。一般划分上把消费品制造称为传统制造业,因为这个行业由来已久,中国现在方向调整很明确,要从传统制造业大国转向现代制造业大国,因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需求最大。例如,中国是世界航空大国,我们买飞机选择波音还是空客,直接影响他们三年的利润;现在中国也提出自己制造飞机,可以看出,传统制造业已经开始逐渐调整,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小企业和现代企业不是对立的,美国大量中小企业是现在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波音后面实际上跟着四五万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要稳定发展,而不是三五年就破产,不是靠生产鞋帽袜子等最终产品,而是生产大公司的配套产品。当前,中国的结构调整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关键是如何切入,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

  企业自救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技术创新,全世界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最近研究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过程,发现这实际上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同样也有赖于国家行为。从上述历史阶段走过来的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其原因正是国家有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之后才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实验型经济,一个是人才。特别是实验型经济,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判断“十二五”、“十三五”中小企业创新的重点在于一个是结构调整,一个是技术创新,这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总之,对中国企业我历来都是审慎乐观的,问题总能解决,但调整是必要的行动。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