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盼设立中小企业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7日 03:47  中国经营报

  陈伟、周潇枭

  专访周德文

  目前通胀压力依然高企,货币政策亦难以出现根本性松动,但中央不断释放信号,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在此背景下,那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处境如何?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呼声?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有“温州中小企业代言人”之称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

  订单减少,中小企业难以为继

  《中国经营报》:银监会6月7日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简称“银十条”),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是否能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周德文:中央的政策意图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有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面依然很紧张。银监会的“银十条”,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指令,只是提出一些要求,并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假如银监会确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里中小企业应该占据的比例,并且加强监管,中小企业才有可能从中获益。

  《中国经营报》:如果中央放开民间金融,允许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是否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呢?

  周德文:温州有36万家民营企业,现在只有不到20家小额贷款公司。温州共有11个市区县,平均一个市区县只有一个半小额贷款公司,如此小的规模,根本就满足不了融资需求。小额贷款公司由各个省政府的金融办公室批准,试点的指标很少。而且小额贷款公司不伦不类的,既不是金融机构,又不是公司。

  《中国经营报》:8月份开始,银行间拆借利率相比六七月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是否下降?

  周德文:没有!银行的利率一直都不低,官方规定的月利率是6厘多,能贷到款的月利率一般都要超过1分,一分二或者一分五都很正常,银行利率一般都上浮了25%~30%。虽然银监会通报批评过这些银行,但银行仍旧提高其贷款利率。

  《中国经营报》:民间融资的利率都很高,很多中小企业仍冒险借款,有人说中小企业是以企业的外壳借来资金,最终投向房地产等领域,你怎么看?

  周德文:民间借贷都是高利贷。与其让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断裂而马上死掉,还不如利用民间融资,将企业寿命延长半个月或更长时间,只要企业继续经营,就还有希望。

  商人是精明的,确实有一些企业借银行的钱,去投资房地产。因为银行借来的钱,一个月利率顶多1分5,年化利率也就是30%,借这样的钱投入房地产,还是可能获利。但如果从民间融资获取年化利率为60%~80%的资金,去投资房地产,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企业借钱依旧是为了维持生产。之所以有部分企业逃离实业,去搞虚拟经营,如房地产、股市等,就是因为实业难做,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了。

  政府很浮躁,没有把精力放在扶持实业上,而是去炒卖土地,大搞土地财政,大量去买地,去造大广场,做城市建设,搞政绩工程;企业也没有心思去做实业。

  政府回归政府,企业回归企业

  《中国经营报》:政府应该怎样做,使企业回归实业?

  周德文:政府应该将其掌握的所有资源,包括信贷、财政税收等,都向实业倾斜。特别是应该为企业减税。我今年向中央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为中小企业减税。这些企业在高税负的压力下,可能只有1%~3%的利润,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面临亏损。如果为这些企业减税,企业能给工人发更多工资,工资上涨后又能促进消费,会造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国经营报》:你一直在呼吁成立一个管理中小企业的部级机关,这会带来什么改变?

  周德文:现在唯独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管理中小企业的中央机构。在所有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了70%~80%,目前仅仅在工信部下设一个中小企业司。

  我希望在国务院下面设立一个中小企业局,正部级单位,一方面统一制定中小企业的政策,另一方面协调各部委的关系和资源,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