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洲债务危机警示中国慎选政策组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 03:21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凯

  默克尔和萨科齐日前结束的会晤,并没有给市场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前景带来多少乐观情绪。虽然这两位德法领导人提出了长期内将可能促进欧洲经济和财政一体化的若干设想,但与欧洲所需要的“财政同盟”的细节相差甚远,并且这两位领导人没有给出短期内防止危机深化的有效措施。

  会晤中重提欧洲银行交易税,是萨科齐在担心债务危机蔓延至法国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开始表现疲态,是早期的许多分析已经预期过的。德国在欧洲货币同盟和统一市场中,占据了货币相对本国实力低估、在欧洲市场出口的得天独厚的机会。外围小国的债务危机向中等国家蔓延以及财政紧缩带来的需求衰退,只会反映在德国自己的出口和经济抗衰能力上。默克尔在国内确实需要承受各种反对支援欧洲的政治压力,但是默克尔本人没有更好的向德国选民解释清楚,德国和欧洲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和欧盟所实现的货币同盟一样,财政同盟的相应规则,只有各成员国的选民们普遍认可,才能够实质推进,其难度之高是可以想象的。但是理想主义并且务实有效的政治家,将能够充分履行引导各国舆论和民情推动欧盟继续向前,而不是后退的责任。否则,现行机制下,深陷危机的小国在一到两年后,仍然只能选择退出货币同盟,通过本币贬值来刺激经济,并逐步偿还债务。现在,认识到财政同盟推进的难度同时,短期内增加欧盟范围内共享的财政税收,比如新设欧洲银行交易税,并且以此结合大国财政支援,适度增大欧洲稳定机制力度,将会对缓和危机压力、延长财政同盟谈判时间提供帮助。

  欧洲债务危机走到今天的教训,对中国当前的政策组合选择尤其有警戒意义。由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泡沫破裂,结合欧洲国家自身的地产信贷泡沫所带来的金融危机,让金融体系濒临坍塌。欧洲国家政府为了救援金融系统,由财政承诺和透支代替了金融崩盘的危机,让财政平衡严重恶化。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流动性收缩和风险偏好降低,也彻底暴露了那些本身财力较弱的国家的各种泡沫。

  今天,在美元极度宽松政策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在国内地产泡沫和与地方债务相关的银行资产风险尚存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升值,方向没有错,但是在欧美萧条时的小步渐进升值,反而是一个让此时无处可去的全球资本一起做大中国泡沫的政策。没有结构改革、泡沫还被渐进升值延后的结果,将使中国经济在十三五初期遭遇重创,人民币走出从逐步升值到大幅贬值的曲线,和欧美经济复苏周期相吻合。推不动房产税、改不动结构问题,那么选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让中国经济泡沫彻底暴露后和欧美的萧条期同步恢复,将给中国换来一个十三五繁荣期。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