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再推双限房难保透明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3日 01:42  中国经营报

  杜丽鹃

  2011年8月4日,门头沟地块以“限地价、竞房价”的出让方式挂牌公告。也就是在确定地价的情况下,承诺房价低者为竞得者。其实早在2006年北京就尝试过类似限房价的政策。和门头沟地块一样,当年广渠路36号地的招标,出价最高的企业并没有获得政府的青睐,首开集团以26亿元成功中标。但当2008年11月首城国际一期开盘,楼盘均价却达到13000元~14000元/平方米,即便如此,市场仍是供不应求,两年前标书中“意向销售价格为9500元/平方米”的承诺荡然无存。

  从去年试点的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政策房面积,到此次推出的限地价、竞房价,一年多来,北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土地出让方式。现在最大的悬念就在于,两年后,在这块土地上盖起的住宅,又是否能按照承诺的限制价格销售?

  是承诺价格还是意向价格

  今年首宗“限地价、竞房价”的地块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东辛秤村,土地面积约19公顷,总建筑规模约3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其余为商业及综合建筑。限定的楼面地价为5850元/平方米,房屋销售价格最高限价为13600元/平方米,竞买人每次可向下降低50元/平方米来报价。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门头沟年内供应的唯一期房住宅项目为绿岛水岸,均价21000元/平方米。周边热点区域的商品房价约在17000元/平方米左右。

  针对未来门头沟地块最高销售价格,北京市国土局这样回复了记者:“此次试点的地块,将不存在向上的浮动,销售限价只能降不能涨,这种出让方式中的销售限价,指的是将来的最高销售价格。比如最后竞得者承诺的售价是1.3万元/平方米,那么将来销售房屋时,即便是户型最好、朝阳和楼层最好的户型,也不能高过1.3万元/平方米。只能比它低,不能比它高”。

  无独有偶,2006年,首开成功竞标广渠门36号地块时,很大原因就是住宅意向销售价格定为9500元/平方米,比当时参与投标的多数开发企业意向销售价格低了3000元左右。但是2008年11月,首城国际中心一期开盘,均价13000~14000元/平方米,标书中“意向销售价格为9500/平方米”早已变为浮云。

  记者在首城国际采访时,一些业主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说,当初买房子也是看准了政策房这个条件,而且标书上明明写明了是9500元/平方米,但是买的时候却被通知说是1.3万元/平方米。对此,该楼盘销售代理解释说,当初的“意向销售价格”不是承诺。

  “限地价、竞房价”意味着人为压低价格,开发商要想获得该地块,就必须报出比其他人更低的房价,那么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开发商而言,这种地块是否缺乏吸引力?

  以首城国际中心为例,2008年首开集团竞标成功后的意向销售价格是9500元/平方米,土地成本为26亿元,参照北京市中等楼盘的标准,首城国际成本费用包括前期工程费、策划费、可行性研究费、建筑安装工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总合381163万元,平均楼面成本8300元/平方米,那么成本价约为9200元/平方米。

  加之,首城国际一期开盘价格远超9500元/平方米,照此计算,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可观。“在一般的市场规律下,如果房价和地价之间能有6000元/平方米的差距,那么除去了建安、销售等成本外,开发商依然还会有利润空间,因此该地块开发商还是有利可图的”。21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总经理蔡宇翔(微博)分析认为。

  政策余地难保透明公平

  按照新的政策,门头沟地块所建商品住房均为“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商品房套型建筑最大面积为120平方米,且满足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房屋不低于总住宅建筑规模70%的要求,将来的销售对象,也将与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相同,优先满足拥有北京市户口或在北京工作、居住一定年限以上人群的自主及改善型购房需求。

  在土地出让、开发和销售等环节享受多种优惠的政策房,究竟保障了谁是多数人关心的问题。长阳国际是另一个例子。2010年5月,长阳国际城成为北京市首个“限房价、竞地价”项目上市。而早在土地交易时,房屋销售均价就被定为1.25万元/平方米。2011年4月15日开盘与目前周边房价相比,长阳国际城每平方米售价低了5000元左右。

  以长阳国际城为例,项目标书显示,该项目将优先销售给拥有北京市户口或在北京工作、居住一定年限以上人群的自住及改善型购房需求,具体销售对象将按届时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执行。

  然而就是这条“届时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给房山区政府预留了“回购”楼盘的操作空间。项目中出现800套房未同期销售,而这800套房并不是被开发商“捂盘”,而是被房山区政府看中,通过控制销售许可证将800套房悄悄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何保证土地顺利入市,政府在政策导向上无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北京虎杰投资分析师张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不论是哪种形式出让,都可以看出政府并没有退出土地财政的打算,而是通过开发商让利保证土地财政,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持续缩小,势必在成本上做文章,偷工减料的现象不可避免,如何规避这些问题,是政府应该接来下思考的话题,否则,项目是走不远的”。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