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债务冲击对中国及美国和欧盟实体经济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6:53  商务部网站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文章,对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及美国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尽管中国实现了9%的经济增长,但同样面临难题。7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升6.5%,1-7月上涨5.5%,超过了政府年初设定的目标。近来,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股市大跌,世界经济放缓的风险上升。市场人士认为,中国不加息的可能性很高。由于发达国家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如果大量热钱进入中国,未来物价上涨的动力仍很强。

  美国因国债降级,股市连续大跌,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经济走势的担忧。2008年秋爆发“雷曼冲击”以后,为避免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出台了财政支持政策,2009年下半年经济恢复增长,但是,美国国民并未切身感受到经济恢复。住宅市场低迷、失业率高居不下、个人消费走软这“三重苦”始终困扰着美国经济,其中,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是美国经济迟迟无法有效复苏的关键所在,并由此产生了“逆资产效果”。由于房地产价格无法走强,由此导致消费低迷,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成来自个人消费,但今年二季度个人消费环比仅增长0.1%,为8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长率。美国股市大跌,这种“逆资产效果”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无法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很高。

  英国经济大幅放缓,二季度实际GDP增长0.2%,由于消费低迷,部分企业相继倒闭。这种情况已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由于出口增加,预计2011年德国将保持3%以上的增长率,但希腊、葡萄牙将为负增长,爱尔兰和西班牙分别为零增长和1%的增长率。金融担忧也在悄悄降临,欧洲中央银行持有大量欧元区各国的国债,除了希腊已经出现部分债务违约以外,市场普遍认为,葡萄牙和爱尔兰也将出现类似情况,这导致市场对银行体系的担忧,股市大跌就是这种担忧的表现。9日,德国的股票价格指数DAX一度比上一交易日大跌7%,其中银行股表现最差,德国最大银行之一的德意志银行一度下跌7%。虽然欧盟7月份发表的主要银行特别检查中,不合格的仅有8家银行,但是,调查也指出,这其中不包括可能出现部分债务违约的银行,需要增加资本和注入公共资金的担忧并未消除,市场对经济放缓、财政以及金融风险的担心仍将持续。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