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中央部门仍未公布三公经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1:59  财新网

  包括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解释称有“涉密”问题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国务院要求公布“三公经费”期限已过一月有余。截至目前,仍有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和港澳办三个中央部门尚未亮出“三公经费”账本。

  据《新京报》报道,已公布“三公经费”的94家中央部门中,2010年“三公经费”总额最高的是国税总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最低的是国家信访局、红十字总会与国务院扶贫办。

  具体的“三公”单项支出中,公车消费位于前列的是国税、海关和质检总局,最少的则是红十字总会、中国记协与国务院参事室。

  公务接待费用方面,按金额多少,排在前面的是国税、质检与中科院,排在最后的是国家机关工委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没过十万元。

  出国经费方面,最多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中科院与商务部,最少的是国务院信访办、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机关工委。

  对比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今年有50个中央部门“三公”预算增加。其中,国家信访局的预算增加68%。

  对迟迟不公布“三公”支出,外交部有关人员解释称,根据《保密法》,“三公”经费中的一些信息不能公开。目前外交部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处理方法。

  外交部财务司综合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相关公布事宜正在研究中,该部“三公经费”情况应会很快公布。

  此前曾被列入“三公经费”公布名单的国家煤监局与国家预防腐败局表示,他们不是独立预算部门,其“三公经费”情况已列入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和监察部的预算。

  就地方政府“三公支出”而言,北京是第一个公布“三公经费”预决算的省级政府,而上海市政府、陕西省政府近期也分别公开了2011年的“三公”预算和2010年的“三公”决算情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应规定并公布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人头费标准。如果没有人均“三公经费”的标准,公众就无从比较,公布“三公经费”的宣传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财新见习记者 林韵诗)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