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债危机引发万亿外储忧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 10:45  中国经济网

  始于2007年年底,历时长达18个月的金融危机已使美国元气大伤。而今美债危机阴云尚未散去,信用又遭降级,导致全球股市剧烈下跌,国际上不少经济学家发声:未来抽离美债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并会引发各国抛售美债的狂潮。这些言论让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者的中国绷紧了神经。

  毫无疑问,美国信用评级的下降将引发新一轮美元大幅贬值,从而直接冲击中国持有的庞大美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国内金融机构,以及目前已经承受人民币升值重压的外汇市场。面对美元储备减值的风险,我国外汇储备政策该如何相机而动?外贸又将受到如何的冲击?

  【问题】

  万亿外储何去何从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为11598亿美元,尽管在2011年前5个月,中国总计减持3亿美元美国国债,但从总量上看,中国依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外汇储备是美元。此外,中国还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

  上周五标普调低美国信用评级后,引发了亚洲市场在周一开盘之后抛售美国资产。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受到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这一消息最大波及的莫过于中国。万亿美元储备何去何从将是考验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

  “现在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很大一部分是靠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来补贴的,”汇丰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Stephen King)昨日表示。但是,实际上美国不会正式违约。因为目前美国仍然拥一项秘密武器——开动印钞机。

  汇丰分析指出,美国或会通过另外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使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更加恐慌。“如果美国再次通过印美元来缓解债务,国债收益率仍将保持低位,但是将再度引发美元贬值。这意味着更强势的人民币,并导致中国拥有的美元资产对应的人民币价值缩水。”

  “目前美国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美元贬值,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分析认为,虽然美国失去3A评级,但美元一定不会崩盘。美国提高债务上限虽然意味着还债的能力下降,但不意味着美元信用危机的存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份额不会改变,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美元的报价体系也不可能改变。

  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坏消息并不一定是坏事情。评级的下降会倒逼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这对美债持有者来说是一个福音。

  【对策】

  多元化投资或是长期出路

  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后,《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称,这又是新一轮货币战争的开始。其实此前,长期贬值的美元已经使各国忍无可忍,再度出手干预本币对美元无休止的升值。这次评级下调,或者又将引发各国不得不使出对抗储备贬值和出口影响的招数。作为最大的债务持有国,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昨日盘中突破6.43关口,升值压力不亚于其他货币。

  史蒂芬分析表示,“或者中国也会启动印钞机以对抗人民币升值。但是由于当前中国的通胀依然高涨,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他在昨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这场信用评级危机很有可能将演变成全新版本的1985年广场协议——美国同意减少财政赤字,从依靠向其他国家借债度日中改变过来。同时,中国同意重估人民币价值,其他新兴国家跟进以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中国迎来内需的增长。全球的国内需求从美国转向新兴国家,但是以货币升值和外贸挤出为代价。

  但是还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美国没有发出减少财政赤字前,决定放弃美元和美元资产。由于没有人再愿意购买美国国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会突然加重——虽然美元的贬值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但是远远不足以抵销这一冲击。最终将导致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

  针对目前的危机,谢国忠认为,目前中国汇率政策必须改变,否则外汇储备管理的手段会受到很大限制。“现在我国必须得买美元资产,美元资产除了国债就是股票,官方机构不敢买股票,因为股票有可能会损失。”他认为,我国应实行汇率自由浮动。“这样中国就不需要去买资产进行外汇储备,搞外汇储备就是因为汇率和美元挂钩引起的。”

  无论如何,长期看,美债已不再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降级没有发生在美国经济萧条时,也没有发生在二战中;降级也没有发生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也没有发生在911事件后。但现在它却发生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量毫无疑问会逐渐缩减,而标普的降级行动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监管当局料将更快地去分散以美元为主的外储投资结构,而中国此举产生的影响将比美债评级遭下调冲击更大。

  (责任编辑:赵晗)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