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对债务危机:欧央行还有多少功课要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6日 02:26  金融时报

  记者 莫莉

  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4日欧洲央行终于重新开启资产购买计划,但这一切来得似乎有些晚。在当天“血雨腥风”的市场狂泻中,欧洲央行早先所做的各种努力几乎付之一炬。

  数据显示,4日晚意大利基准额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当日早间5.92%上扬至6.19%,而西班牙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从当日早间的6%飙升至6.27%。在市场恐慌大幅蔓延的背景下,不少分析人士纷纷质疑欧洲央行应对债务危机的能力。“通胀显然已不再是欧洲央行关注的重点。”有经济学家表示,随着欧债危机伤口“越扯越大”以及欧元区经济初显停滞征兆,欧洲央行应勇敢的担起责任来,而不应总是采取被动和过分谨慎的姿态。

  随着7月末达成的希腊新救助方案未能安抚市场的担忧,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借贷能力相继受损,欧洲央行4日终于一如市场预期再次购买国债。去年5月时,为应对希腊债务危机,欧洲央行曾实施了资产购买计划。根据该计划,欧洲央行和17个欧元区成员国的央行可以从银行和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国债和公司债,但不能直接从政府那里购买。不过该行最近一段时间暂停了这种“非常规”措施,截至7月29日,欧洲央行已连续第18周未购买成员国国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欧洲央行启购买国债这一“重型武器”竟然没能止住当天市场的大幅下滑。“欧洲央行政策预期的落空,一方面在于这个救助措施来得太晚。”有交易商表示,另一方面在于欧洲央行购买的国债仍只限于爱尔兰和葡萄牙债券,这说明欧洲央行仍不愿意采取类似美联储大规模购买国债的做法来安抚市场。另外,这也意味着欧洲央行在应对债务危机中仍沿袭固有的老思路,认为货币和财政政策应该明确分开。即欧洲央行专职监控欧元区的通胀,至于希腊等“欧猪国家”的债务问题,则要欧盟各成员国从财政上予以解决。换言之,欧洲央行在应对债务危机手段仍是“换汤不换药”。

  事实上,这并非是欧洲央行第一次在欧债危机中努力坚守自己的“底线”。即便面对经济放缓和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仍在今年4月和6月两度加息。虽然欧洲央行早于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加息的举动,对维持其信誉和公信力有所帮助,但在解决欧债危机方面却裨益不多,甚至可以说还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希腊、爱尔兰等外围国家仍在经济衰退中苦苦挣扎时,欧洲央行的加息无疑会令其债务压力更大。“有经济学家表示,不过在这方面,欧洲央行也自有苦衷。毕竟,1998年成立的欧洲央行其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次要目标才是促进高水平就业和可持续、非通胀性的经济增长。这两个政策目标是主次分明且不可逾越的。但与之类比的是,在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和最大限度创造就业两大目标是平行的。因此,由于欧元区通胀居高不下,即便面对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却仍首选应对通胀风险。

  除了通胀目标的“束缚”之外,来自欧元区经济体发展程度的落差也成为欧洲央行应对债务危机的重大“绊脚石”。分析人士表示,从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欧元区17个成员国来说,其经济增长步伐必然会存在一定甚至较大的差异。然而,对于缺乏了政治和财政联盟的单一货币联盟———欧洲央行来说,在寻求解决债务危机救助方案上,也必将受制于各个成员国的利益和政治博弈。这也就是为何在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债务危机救援方案中,欧洲央行总是迟于“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央行应当在新的局势之下重新审视自己并思考自己的定位。“尽管并不情愿,但欧洲央行显然已被拖到救助的谈判桌上。”经济学家皮特表示,从局势的变化来看,欧洲央行早先试图希望成员国自我解决债务问题的可能性越发渺茫,这意味着欧洲央行不得不步入解决债务危机的“最前沿”。该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可能会不得不扩大资产购买的规模,甚至可能需要大幅购入意大利、西班牙的国债。但是欧洲央行在这方面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目前还尚难得知。一方面,欧洲央行内部仍存在反对资产购买计划的声音,如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4日就投票反对重启这个计划。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可能还会坚持固有的老思路,即在承诺购买债券的同时,提出成员国需满足削减开支取得成效等前提条件。数据显示,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未偿付的债券总额高达2.2万亿欧元。“在当前恐慌的市场氛围中,欧洲央行需要购买更多的债券,而不仅仅是只购买一些小型的欧元区外围国家债券,这样才能对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券收益率产生积极影响。”有经济学家如是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