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众质疑居民收入超CPI 专家称超富阶层拉高均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4日 02:45  国际金融报
原文配图。 原文配图。

  本报见习记者 余雪菲 实习生 杨明

  截至8月3日,各省区市半年报陆续出炉。然而,31个省市地区居民收入全部“跑赢”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事实”再次引发公众质疑。网友纷纷调侃:自己的收入再次“被增长”、“被平均”。

  “拖了收入增长的后腿”

  昨日,有媒体通过对比发现,上半年,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大于CPI增速,其中,29个省区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而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

  然而,对于31省市居民平均收入增速高于CPI增速,公众显然并不买账,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拖了收入增长的后腿”。

  昨日,一条“三成博士收入低于3000元”的微博被网友疯传。根据昨日公布的《中国博士发展状况》,中国有3/4的博士月收入在1500元到5000元之间,其中收入在3000元到4999元的占42.1%,1500元到2999元占33.6%。有超过5%的博士月收入尚不足1500元。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就在微博中感叹,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的双校博士,其工资仅为2500元,与北京16236元的人均收入相差甚远。

  数据显示,上海城镇居民上半年人均收入18382元,为全国最高,浙江和北京分列以16835元和16236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被超级致富阶层平均?

  然而,相对于公众的一致质疑,多位专家的看法却是,这“非常正常”。

  “事实上,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比统计数据更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居民收入近几年来一直以超过8%的速度增长,因此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超过CPI毫无悬念。

  不过,《新周刊》总主笔、社会趋势观察家肖锋对媒体表示,大部分工薪阶层和底薪阶层实际收入并没有增长,只是在进行统计的时候“被平均”了,垄断部门和其他“超级致富”的阶层将平均收入拉高,从而形成了大家看到的数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居民平均收入增幅只代表总量的改变,不能反映结构,与CPI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能单纯比较两者。

  他进一步解释,居民收入增速是个平均数,其统计方法非常复杂,再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实际收入差距非常大。而CPI增速的统计只选择了一部分日常消费品,甚至没有包括对公众影响较大的房价。因此,平均收入的计算和公众的切身感受不能画等号,不能单纯从个人感受来比较两者。“毕竟国家确实用了很多手段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比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转移支付等”。

  卢现祥认为,公众对统计数据的排斥缘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公众信任度比较低”,而著名经济学教授郎咸平也曾戏称“统计局是在统计我们的期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