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腾飞:扩大国内合理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20:56  中国财经报

  □ 陈克新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减速成为各方面议论热点。实际情况表明,中国经济所以减速,既是主动调控结果,亦有很大的非调控因素,尤其是本应提高的国内消费品需求增速也出现了明显回落。对经济减速中的非调控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及早防范。

  经济减速存很大非调控因素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减速,尽管如此,目前这种减速还算正常,处于软着陆范围之内。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比较2010年10.3%的增幅也有一定回落。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减速还将惯性进行。

  不可否认,本轮经济增速回落,一部分来自于紧缩性主观调控,符合预期目标,亦为我们所乐见,但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其中也还具有很大的非调控因素,不在我们掌握之中。比如今年6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9%,制造业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6月份出口虽然处于历史高位,但其增速从35.8%到17.9%,连续4个月回落,上半年累计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1个百分点。6月份进口也创下近20个月新低,预示着内需不振。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基本不存在投机泡沫的最终消费品需求增速也出现了显著回落。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幅为16.8%,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而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其实际增长率回落了至少6个百分点,有些月份增速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即便是名义增长率较高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剔出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后,其实际增幅也有不少回落。应该说,三大需求实际增长率回落过大,尤其是本应继续扩大的国内消费品市场需求增速回落较大,超出了人们预期,并且增加了今后经济增长的不可确定性与非可控性。

  根源:欧美债务危机所累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欧美等西方国家持续多年巨额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子,依靠寅吃卯粮,常年借贷度日。一些国家的公共债务早已超出年度国民收入的50%,甚至1倍以上。因为债务越积越多,负担过重,逼迫上述国家“节衣缩食”。要求消减开支,增加税收,存款还贷等,由此导致世界范围内对于中国需求放缓,并通过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减速,对国内消费产生很大抑制性影响。这些确实非我们所能掌控。

  令人担忧的是,欧美国家债务危机还在发酵。如果出现最糟糕情况,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债务违约”,势必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出现二次衰退。受其影响,中国外贸出口急剧减少,重现2008年4季度与2009年出口负增长局面,并非没有可能。因为没有人能够担保欧美国家债务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实施抑制需求的紧缩政策,甚至不断加码,其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集中显现,就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失速,出现硬着陆。主管部门对此风险必须高度关注,及早防范。

  对策: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对于中国经济减速的非调控因素,当务之急是要对紧缩性宏观政策,向宽松方向适度调整。大政方针还是要坚持温总理提出的,降物价与保增长并重,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继续抑制投机需求的同时,支持、保护与扩大国内合理需求,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6成以上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整经济结构,摆脱对于出口过度依赖,防范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拖累风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腾飞”。

  加强未来投资需求。主要是增加一些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满足今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的宏观需求。比如保障房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建设等。进行这方面投资建设,钢材、水泥、工程机械、施工队伍等都没有问题,主要是在建设资金上予以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增强当期国内需求的同时,也为今后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保护当前合理需求。资金调控政策方面必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抑制挤出投机炒作需求的同时,对于一些合理需求,还是要加以保护,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在住房贷款方面,其自住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尤其是购买规定面积内的首套房用户,其贷款应当予以满足,贷款利息也应予以很大优惠。一些具有合理需求,不会引发金融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食品流通领域贷款等,都应予以满足,不能锁在金库里闲置而不让使用。

  刺激消费需求。前期出台的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比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在继续坚持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出台一些新的鼓励消费政策,进一步刺激扩大国内消费。

  提高需求能力。商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必抑制消费能力。因此,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之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一致,降低相对物价水平,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推动国内需求规模扩大。与此同时,降低过高的商品流转税,也包括降低大宗商品进口关税,从成本方面对其物价上涨釜底抽薪,实现绝对物价水平的下降,也有利于提高既有货币购买能力下的消费规模。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