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水利投资再加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20:56  中国财经报

  在原计划700亿元投资的基础上再追加200亿元,以期从根本上扭转全市工程性缺水局面

  本报讯 记者邓勇报道 未来5年,重庆“治水”将再出重拳,原计划700亿元的水利投资再度加码200亿元,总额达到900亿元,实施六大工程,此举将从根本上扭转该市工程性缺水的状况。

  据了解,重庆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便斥巨资“治水”,水利总投入达385亿元,为“十五”期间的2.5倍,其中市区县财政和市政府水利投融资平台共投入26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0倍。正因为有了这些投入,“十一五”重庆水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是骨干水源建设创历史新高。开工建设大中型水库24座,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4亿立方米,特别是开县鲤鱼塘、大足玉滩水库的建成,填补了该市没有大型农灌水库的空白;建成工业园区供水工程22个,水利发展基本满足了全市工业生产、农田灌溉、特色产业种养和第三产业用水需求。二是饮水安全工作全国领先。兴建各类供水工程6.8万处,解决11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规划任务,受益地区地方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大学城、茶园片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自来水直饮。三是病险水库整治提前完成。基本完成22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恢复蓄水5亿立方米,新增或恢复有效灌面150万亩。四是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和“绿化长江”行动,为“森林重庆”建设增色不少,新增水系绿化面积39.5万亩,绿化长江水利林近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五是防汛抗旱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城镇达标堤防220公里,新增防洪达标县城20个,集镇100个。

  重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投入,从2009年开始发挥功效,近几年重庆没有发生重大旱洪灾害,其中水利工程功不可没。在实现江河安然的同时,该市还为沿江30多座城市、600多个场镇、800多万居民树起一道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屏障,年防洪效益达60亿元。在2010年春季遭遇的西南百年大旱中,重庆降雨量、江河来水量比2007年特大春旱还少三成,但灾害损失却降低三成。这不仅是因为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还得益于重庆不断完善的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和市区乡三级应急救援体系。

  “水灾无情,必须防患于未然,水利建设不能停步,只能加强。”市财政局长刘伟表示,水利工程不仅是事关生命、安全的工程,也是致富工程、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工程。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迎来各地水利新发展机遇,重庆水利也将大有可为。

  水利项目大多是公益性、准公益性工程,需要政府投入。为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重庆明确了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建立健全以市和区县财政为主要渠道的水利投资机制,将水利作为市和区县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确保今后五年财政对水利平均投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确保各种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应收尽收,及时解缴,全额用于水利发展;建章立制搞好土地储备的两次循环,用好土地资源,筹措资金用于水利设施建设。与此同时,中央各部门的支持也将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