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田间保姆”为农民分忧解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9:02  经济日报

  今年我国夏粮喜获丰收,在旱涝病虫等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确实来之不易,原因有诸多方面。在深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夏粮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正是秋粮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易发多发时期。各地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正在田间大显身手,为秋粮增收保驾护航。

  专业化防治组织快速发展

  薛传谦是泰山脚下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的农民。3年前,他联合部分村民,成立泰安市岳洋农作物合作社,组成了16人的两个机防队,开始以小麦、玉米病虫草害统防统治为主要业务的经营活动。目前,合作社拥有喷杆式喷雾器10部,拖拉机5部,背负式喷雾器70台,机防队员发展到90人,日服务能力2500亩。

  如今老薛已是合作社的副理事长,他一边指引记者翻看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的全程承包防控合同,一边介绍道,“原先我和乡邻常被病虫害弄得手忙脚乱,一家一户地施药却没法解决问题。听说病虫害统防统治可以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单兵作战的困局,节约用药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我就牵头建起了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累计为本镇2.8万户的23.17万亩次小麦玉米田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参加合作社的机防队员有了收入,签约的农民也省了心,一举两得。”

  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传统的分散防治方式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统防统治转变,可以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据四川省农业厅的多点调查测算,专业化防治效果比农民自防提高10至20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减少用药1至2次,节省用药成本12.8元,节省用工成本10元以上,挽回粮食损失30公斤至50公斤,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经工商注册的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达1万个以上,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20万台套,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超过3000万亩。基于生产需求和政策扶持,近年来各地病虫防治专业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推动了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发展。

  在江苏,农业部门大力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规范化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全省通过培训的从业人员达18.7万人,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人数达2.4万人。

  山东规范了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认定标准、服务作业行为和防治效果认定标准,探索建立行业准入考核制度和防治效果、药害等鉴定和纠纷仲裁机制,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组建或撤销、服务方式、收费标准、用药规范、机械配置和使用保管、防效保障等环节进行监管。

  在河南,通过项目扶持带动,植保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农资经营商户的作用,大力扶持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今年该省财政列支600万元,扶持24个优秀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

  据悉,农业部已出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完善对服务组织的管理措施,重点在登记备案、技术条件、合同签订、安全用药等方面加强对服务组织的管理。

  统防统治效果好

  正是禾苗茂盛的时节,记者在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铺镇天鹅村的早稻田里看到,身着防护服的兆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的50多名操作机手在对早稻病虫进行统一防治。作业效率每小时150亩的自动行走式的喷雾机、有效喷幅8米的宽幅枪担架机、日服务面积100至120亩的鹰式担架机……多种先进的防治机械各展风采正行进在稻田中。看着这一场景,站在一旁的天鹅村村民陈正强乐开了花:“统一防治好啊,我们跟合作社签订了全程承包防控合同,相当于请了个田间保姆,花费少、效率高、效果好,如今不用像以前那么担心田间病虫害了。”

  据统计,目前长沙早稻已有60多万亩实行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占早稻耕种面积的四分之一,预计全年将达到100万亩。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欧高财介绍说,与传统防治方式相比,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技术集成度高、装备比较先进、防控效果好、防治成本低等优势,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爆发成灾。各地实践证明,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亩水稻可增产50公斤以上,小麦可增产30公斤以上。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累计实施统防统治面积5.2亿亩次,水稻、小麦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2%以上。农业部专家说,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病虫防治是技术含量最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的环节。许多病虫害具有跨区域迁飞和流行的特点,还有一些爆发性和新发生的疑难病虫害也危害较重,农民一家一户难以应对,需要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绿色植保”推进科学防治

  “通过建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平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我们合作社每亩豇豆的用药成本降低了200元。”海南省三星豆角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陈西文向来访者介绍着。濛濛细雨中,社员们正在采收豇豆。如今,这个合作社社员的豇豆价格比其他农户平均每斤高0.3元。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专业化统防统治并不就是统一组织打农药,更不是只打化学农药。评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成效,不仅要看防治效果,还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效,要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来做好统防统治。

  湖南省植保站积极鼓励专业化服务组织制定集成配套防控方案,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在科学用药中落实绿色防控的理念,大量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和生物农药,确保专业化服务用好药、少用药,能兼治的不单治、能挑治的不普治。

  数据表明,绿色防控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风险,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湖南岳阳市12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结果显示,防治次数减少1至2次,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农产品均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在安徽省肥西县统防统治区,当地农民欣喜地发现,蜘蛛等有益生物数量比自防区增加4倍,显著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预报成为统防统治工作的排头兵。河南省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充分利用65个重点测报站、1031个基层监测点、1470个测报人员系统开展重大病虫害监测,准确把握病虫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向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有效信息,提出防治技术意见。

  典型示范带动技术推广

  在长沙双红农业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施药流程管理:施药前2至3天,公司用企信通平台通知农户做好肥水管理;施药时公司技术人员到田监督、巡查,及时解决防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机手按公司技术方案进行防治;施药后分批次组织技术人员下田查看,或邀请植保技术人员一道对防治效果进行检查,并组织机防队员进行全面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补治,确保防治效果。

  双红农业科技公司只是全国众多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中的一个。目前,农业部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500个规范化服务组织,并将予以重点扶持。

  据河南省农业厅巡视员雒魁虎介绍,去年,河南省建立了636个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总面积127.2万亩,亩产较农民自防区高65公斤。中牟县2个小麦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示范区,共开展统防统治面积1.5万亩。投资收益比,统防统治区为1:8.4,农民自防区为1:3。

  示范区的一系列好的做法成为传播先进防治技术的窗口。河南省尉氏县2000亩示范田在小麦播种时就提前留好了施药机械作业道,在生长中后期机械可正常作业,实现了小麦全生育期的机械化施药,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看到效果良好,周边群众纷纷要求参与这种防治模式。

  机防手是病虫害防治的实施者,也是影响到防治效果的关键一环。针对机防手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知识培训,成为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控技术的关键。据悉,今年农业部在阳光工程项目中专门安排了机防手培训计划,鼓励各地加大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操作规范的防治骨干。

  受益于示范带动和技术培训,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形式由过去单一的代防代治,逐步向阶段承包和全程承包发展;防治的作物品种由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向棉花、果树、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延伸;服务的范围由本村、本乡向跨县、跨省作业发展;服务的对象由种植大户、示范基地向分散农户拓展。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国规范化防治组织数量将达到2万个以上,总作业能力达到10亿亩次以上。水稻、小麦等粮食主产区,蔬菜、水果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将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