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事故桥梁里到底藏着多少“蛀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8:58  中国经济网

  钢索和护栏锈迹斑斑,局部底板混凝土脱落,横向裂缝最宽1.5毫米。日前,总投资6亿人民币的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被曝存在“严重病害”,令人触目惊心!(7月31号新华网)

  钱江三桥的事故阴影还未消散,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又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问题大桥的行列,一座座摇摇欲坠的大桥挑战着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信任底线。对于频发的桥梁安全隐患,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曾这样解释:“7月以来,江苏、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接连发生桥梁坍塌、断裂事故,并导致人员伤亡,多数与严重违法超载运输有关。”(7月24日中国网)

  原来,诸如武夷山公馆斜拉大桥、钱江三桥这样的现代大型桥梁投入使用几十年就发生事故是超载造成的。那么,民国初年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历经百年,为何就不怕超载呢?敢问民国初年建的桥就那么神奇,预计得到现在的车流量和承载量吗?

  所以,桥梁隐患频发,不仅仅是一句超载就能糊弄过去的。桥梁建设是城市基础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从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再到监管维护等环节牵涉到多方利益。一旦有利益可逐,就会催生为了中饱私囊而偷工减料、应付了事的桥梁建设“蛀虫”。说到底,这还是人的问题。

  三年前,上海市苏州河上的河南路桥因为桥体开裂暴露出大量垃圾、废物和泡沫被公众诟病,引发基础设施建设问责的舆论浪潮。如今,被“蛀虫”啃噬的工程不升反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桥梁工程“蛀虫”有恃无恐,几年过去仍然敢啃噬百年基业呢?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桥梁建设很容易沦为当地政府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只要面子不要质量,工期一压再压,速度一快再快,哪管桥梁通车之后会产生哪些问题,裂了也好,断了也好,出了人命也好,只要无妨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逐,就不管民生对良心工程的诉求。

  话说当年的钱江三桥验收时,曾有专家以其为政绩催熟的豆腐渣工程为由,拒绝在交工验收质量报告上签字。可是结果怎样呢?这座备受争议的大桥仍然通过了验收,强行通车,即使在不久前发生了事故,当地政府仍没有丝毫清醒的意思。

  其实,这些政绩工程的背后还牵涉到经济利益的瓜分。桥梁建设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很可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诸多承包商飞到有发包权的官员身边,“叮”住不放。而现在的桥梁承包商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不够专业的承包商,为了分一杯羹,这些承包商可以不择手段,贿赂官员,这个牢固的官商勾结链,致使一些桥梁建设项目经过经过层层啃噬,落到不具备建设资质的小包工头手里时,建筑经费历经几层过滤,自然最后的施工很容易沦为“蛀虫”工程。2004年钱江三桥的总指挥叶德范、副总指挥赵詹奇相继因为受贿落马,这就很容易让人看到摇摇欲坠的问题大桥背后时时晃动着腐败的魅影。

  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建桥水平在世界上还是先进的。《美国国家地理》曾有一期专门介绍中国现代桥梁,评价中国建桥水平已经和欧美同步了,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西方。但如今在中国却出现了这么多啃噬桥梁百年基业的“蛀虫”,造出了那么多设计、建设周期不断缩小,安全隐患频发的工程,这不仅对于国人是一种耻辱,更折射出了桥梁建设监管体制上的致命缺陷。它们蛀空了公众对城市基础建设的信任,更蛀空了自己的灵魂。

  想要消灭这些祸害众生的“蛀虫”,除了要求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之外,还要进一步正视腐败的问题。如何让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官员、承包商等不敢也不想去当“蛀虫”呢?这就需要机制来制约。加强地方政府问责力度,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报酬,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南室饮冰)

  (责任编辑:年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