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诚信的血液别在经营中断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3:45  京华时报

   瘦肉精风波,“达芬奇”事件,成都知名老堂客火锅店将顾客食用过的火锅底料回收加工后重新销售,味千拉面使用浓缩液勾兑汤料。当诚信的血液在利益的经营中断流,无异于企业基本良知的远去,伤害了消费者,最终也将毁灭自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然而越来越严峻的事实表明,一些“企业家”的眼中只有唯利是图。他们貌似精明地以欺骗和伤害消费者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超额利润,却从不考虑愚蠢行为的最终结局。有着众多连锁店的味千拉面现在已被无数网友质疑,而成都的老堂客火锅则所有门店被责令停业。

   放眼中外,有口皆碑的品牌无一不是靠诚信、依法经营换来的,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仅靠造假发展壮大。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而倒下、双汇因瘦肉精事件身陷困局等事例表明,任何欺骗消费者,甚至漠视消费者的企业,都会遭到市场无情的惩罚。

   真正的企业家和投机钻营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必须流淌诚信的血液。这是企业逐步壮大、长久发展的基石,甚而会关乎国家兴旺。不久前,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集体遭遇困境,接连被停牌甚至退市,起始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上市企业财务造假。商务部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 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当“诚信就是吃亏”“守信者不得益”的欲念涌起,必将使传统的诚信美德遭受严重扭曲,最终迷乱了本该恪守的企业经营道德,使自己付出惨痛代价。

   企业家能否诚信经营,依靠的不仅是自身的道德约束,更有法律和相关制度制约。人们期望,行政执法部门不应在造假企业被曝光后才姗姗而来,事前监管和严厉惩戒同样重要,而一些诸如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信用档案建设等新的制度设计,理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尽早面世。

   摘编自新华社7月30日电文/海明威 黄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