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公信力是易碎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王石川

  毋庸讳言,铁路部门正在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由于相关部门披露信息不够充分,公众连准确的伤亡人数都不可得,自然强烈质疑铁路部门的公信力。

  在这种语境中,铁路部门如何重塑自身公信力?须说真话、办实事,不能缺乏人性关怀。同时应看到,单靠铁路部门的自我救赎,远远不够。

  温州动铁追尾事故发生以来,毋庸讳言,铁路部门正在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不管铁路部门怎么说、说什么,如何做、做什么,不少国民就是选择“我不相信!”由此可以说,铁路部门已经坠入了“塔西佗陷阱”。

  何谓“塔西佗陷阱”?被称为“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塔西佗根据他丰富的从政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这句话可以延展开来,当一个公共机构失去了公信力,或遭遇了公信力危机时,它无论怎么说、说什么,都没有人信;即便说的是好话、做的是善事,也会被质疑、被炮轰,甚至被否定。

  此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可以说让红十字会陷入公众信任危机。7月24日上午,就“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决定各提供15万元的人道救助基金共计30万元,请浙江省和温州市红十字会代表总会和基金会前往慰问。应该说,红十字会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其慰问之举不可谓不充满一定善意,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赢得叫好声,网友几乎一如既往地痛斥和质疑。原因出在哪里?红十字会失去了公信力,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它将不得不继续付出代价。

  如今,铁道部的困境也是如此!出事故了,相关负责人亲临现场了,也组织人员施救了,但是相关发言人一句“掩盖车体残骸是为了抢险”,让网友愤怒追问:究竟是为了抢险还是为了掩盖真相?又一句“(女童项玮伊获救是)生命的奇迹”,更是让网友悲问,当初宣布救援行动匆忙结束,是不是太草率?再加上傲慢地表示“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合格的……”如此表态怎不让人质疑?

  没有真相就无法实现谅解,也就不可能达成和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相关部门披露信息不够充分,公众连准确的伤亡人数都不可得,自然强烈质疑铁路部门的公信力。在这种语境中,铁路部门如何重塑自身公信力?须说真话、办实事,不能缺乏人性关怀。同时应看到,单靠铁路部门的自我救赎,远远不够,为此还有需要全国人大介入。

  有学者建议,全国人大不妨启动特别调查委员会制度,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进行彻查。这一建议于法有据,宪法第71条第1款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成立特调委是迅速还原真相的一大路径,也是依法处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法定前提。在铁路等相关部门陷入“塔西佗陷阱”之际,继续由铁路部门自说自话,既无助于安抚死伤者家属,也不能取信于公众,同时也很难抵达真相,还原公平正义。

  当然,成立特调委并不是一种常态,重塑部门公信力,归根到底要靠相关部门自身的修为。有人说,谎言是最大的魔鬼。谎言其实也是最可怕的魔鬼,一千句真话敌不过一句谎言,有时哪怕一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一个麻木不仁的小小动作,都会对部门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公信力绝对是易碎品,一旦碎了,重新黏合太难,需要漫长时间,也会留下伤痕,这就要求当事部门尊重民意、敬畏权力,否则掉入了“塔西佗陷阱”,麻烦可就大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