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喜年 发自杭州
7月15日凌晨,杭州钱江三桥一段引桥的垮塌事件,将多年前即引发杭州市民热议的三桥质量问题,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当天凌晨2时许,杭州钱江三桥南引桥右侧部分桥面突然塌落,一辆载重重型半挂车从桥面坠落。所幸事发时车辆稀少,除大货车司机受轻伤外,未造成更多人员伤亡。
钱江三桥(即西兴大桥)于1993年12月开始建设,1997年1月通车,总长5700米,其中主桥1280米,被官方称作“浙江首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斜拉索桥梁”。
钱江三桥是架通钱塘江南北两岸、连接杭州主城区与滨江、萧山两区的四座主要桥梁之一(四座桥分别简称一桥、二桥、三桥、四桥,按建造时间命名),目前每天的车流量在6万辆左右。
钱江三桥主桥质量存在问题,在杭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此次事故发生在引桥上,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此次塌陷的引桥,系由浙江省水电建筑第一工程处(现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公司承建项目,此前并未有严重质量问题曝光。而承建钱江三桥的主桥工程的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路桥),则因造成64人死亡的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坍塌等事故,声名远扬。
引桥塌落背后,钱江三桥主桥是否安全,已成各方关注的焦点。
“优良”工程曾大修一年
钱江三桥由中港合资新建,系“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还贷”(简称“四自”)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1997年1月28日建成通车后,杭州交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全资子公司香港隆添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杭州恒基钱江三桥有限公司,共同负责钱江三桥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交工验收时,钱江三桥主桥和事发引桥均被评定为“优良”,但整个钱江三桥竣工验收等级为“合格”。
钱江三桥建成伊始就命途多舛,各种质疑一直存续至今。最早引发业内人士质疑的是,钱江三桥1997年1月28日通车后,直到1998年6月才通过竣工验收。
“钱江三桥是于1997年1月份建成的,但是当时在验收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所以未能通过首次竣工验收。”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大跨度桥梁研究室教授许俊对记者表示。许参与了钱江三桥主桥的设计及日后的重修工作。
因为未能通过首次竣工验收,钱江三桥在建成后的一年多时间,一直在进行修缮工作。而对于最后的验收结果“合格”,业主单位恒基钱江三桥有限公司并不满意。
“大桥运行没几年,桥梁的养护单位就发现桥梁出现不少裂缝和破损、桥基下沉等多种情况。随着严重程度的加剧,2005年不得不进行大修。”作为钱江三桥设计方的代表之一,许俊与养护单位多有沟通,养护单位曾告诉他,他们发现钱江三桥承载大货车时有较大风险,而这成为日后大货车禁行的主要原因。
因为出现的裂缝过多,从2005年9月开始,钱江三桥主桥进行第一次大修,包括桥面系改造、索力调整及景观改造等。直到2006年10月,大桥才恢复双向通车。而之所以能在这个时候通车,还是“鉴于杭州市委、市政府定于10月14日在钱塘江举办烟花大会,届时要求钱江三桥必须恢复双向通行”。
建成不到10年就大修,而且一次维修竟然持续一年,这让杭州市民感觉钱江三桥的问题不简单。
此次大修的一个背景是,此前的2004年10月16日,钱江一桥、三桥间的钱江四桥竣工通车,钱江三桥的货车通行压力有所缓解。
2005年,钱江三桥以大修的名义禁止一切大货车、大客车通行。但次年钱江三桥恢复通车后,仍禁止一切货车通行。而养护部门对三桥的检测并未放松,据称对三桥“周周有体检”。
2005年大修后,钱江三桥又经历了多次小规模的修补,这再次加剧了杭州市民对钱江三桥“质量欠佳”的印象。
频繁检修直接暴露了钱江三桥的质量问题,而禁止货车通行,被认为是钱江三桥存在“先天不足”的证据。因为钱江三桥在设计时,是允许120吨以下货车通行的。
比钱江三桥更早投入使用的钱江二桥,被当做证明三桥“质量不佳”的一个反证。1992年建成的钱江二桥,是杭甬高速的组成部分,车流量远比钱江三桥为大,但该桥在2004年进行过一次大修后一直允许大货车通行。
而作为保护钱江三桥权宜之计的大货车禁行政策,执行得也并不彻底。根据恒基钱江三桥有限公司的统计,仅今年2-6月,就有3940辆55-100吨的大货车通过三桥,百吨以上货车993辆,不时还有200多吨的大货车通过。
为了实时掌握大桥的各项系数,该公司专门安装了一套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以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自2010年9月起试运行。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到7月15日事发,该系统的硬件仍在进行安装,软件还在调试。
曾经担任钱江三桥工程副总指挥的浙江省交通厅原厅长赵詹奇的落马,也加剧了人们对该桥工程质量的担忧。2007年,赵詹奇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赵詹奇在钱江三桥项目上受贿,但在建筑业,一直有“金桥、银路、铜房子”的说法,意即造桥比修路、盖房子的利润率都要高。
7·15事故发生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卞钧霈、杭州市交通局局长陈伟均承认钱江三桥主桥部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不然也不会经历前几次的大修”。
会议纪要透露的秘密
钱江三桥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存在,又是哪些问题?尽管民间多有议论,浙江当地媒体亦多有质疑,但在钱江三桥建成通车14年间,杭州交通主管部门一直没对市民有个清楚的交代。
7月15日钱江三桥引桥塌落后,在众多网民的“人肉搜索”下,有关钱江三桥大修期间的一些会议纪要,开始显山露水。
2005年9月启动大修后,次年的3月、6月、9月,杭州市交通局连续举行了数次有关钱江三桥大修问题的专题会议,商讨相应对策。
2006年3月8日,杭州市交通局主持召开了杭州钱江三桥大修工程桥面设计调整方案审查会议。会中提及“杭州钱江三桥桥面的病害,在上游幅南联桥面两层铺装层清除完毕后,已显露出来”。会议还提到,钱江三桥箱梁顶板存在缺陷,并提出了处理的设计方案。
2006年6月8日,杭州市交通局又召开了钱江三桥主桥大修工程第二阶段相关问题研讨会。浙江省交通厅、杭州市交通局、杭州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质安总站、杭州恒基钱江三桥有限公司专家顾问组、安诚工程顾问公司及大修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监控单位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与会。
在这次会议的会议纪要上,“目前桥面砼铺装层缺陷情况较为严重,已经无法保留使用,建议全部铲除北联桥面砼铺装层”、“抓紧做好斜拉索索力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横向预应力筋处治,应全部检查,并进行补压浆”、“应对剩余25条箱梁节段接缝采用粘钢灌胶处理”等问题,都被记录在案。
2006年9月13日下午,杭州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杭州钱江三桥大修工程专家组组长朱玉龙,主持召开了杭州钱江三桥大修工程技术问题专家会。
在此次会议上,专家们讨论了关于水泥砼桥面铺装层的施工质量问题。三桥主桥大修过程中,下游桥面水泥砼铺装层完成后,局部地段出现较多裂缝。专家组通过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的砼配合比资料的检查,发现其砂率比设计要求的砂率高,经过分析认为砂率偏高是桥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一起典型的施工质量事故。要求市交通工程质安总站介入并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006年10月30日,浙江省交通厅批复同意了杭州市交通局《关于杭州钱江三桥主桥大修工程设计变更的请示》。批复中提到,钱江三桥主桥大修工程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期间发现原有部分设计存在缺陷。
2006年11月9日,杭州市交通局组织召开杭州钱江三桥主桥大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办法审查会议。之后的2007年7月16日—17日,杭州市交通局组织对钱江三桥主桥大修及附属恢复与改善工程进行竣(交)工验收。
2007年6月和8月,钱江三桥承建单位湖南路桥施工的广东九江大桥和湖南省凤凰县沱江大桥相继发生垮断、垮塌事件。当年8月24日,杭州市交通局专门就钱江三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杭州恒基钱江三桥有限公司尽快制订钱江三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制订不到四年,钱江三桥引桥塌落,杭州市民有关“钱江三桥早晚要出事”的预言,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