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宇
谈起地沟油——人们总是联想到黑心厂商将其回收再用于餐桌。可是,河北金谷油脂科技公司董事长赵汇川却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已经从事地沟油的正当加工生产5年多了。
赵汇川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他们公司年处理地沟油的能力由3.5万吨提高到了8万吨;上月,公司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企业。现在,公司用地沟油生产的化工产品供不应求。
生物柴油成本太高
赵汇川从2005年就开始研究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2006年,将地沟油提炼为柴油的生产正式运营。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供不应求,将地沟油提炼成柴油后,利润大概是800元/吨左右。”赵汇川说,可是后来地沟油的回收价格不断上涨,从当初的2000多元/吨,涨到了目前近6000元/吨。
赵汇川说,越来越多的地沟油回收者将地沟油加工用于餐饮业,赚取的利润比做成生物柴油更高,所以地沟油的回收价格不断上涨。与此同时,化石柴油的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地沟油涨价的幅度。
“柴油的同期售价仅为7000多元/吨左右,地沟油回收就要近6000元/吨,加上加工费等,根本不赚钱。虽然国家有相关补贴政策,但是即使国家一分钱税费也不收,我们生产生物柴油也是亏损。”谈起当年的惨淡经营,赵汇川仍然心有余悸,“到了2008年年底,生产一吨地沟油提炼的柴油就要亏损近1000元/吨。”
赵汇川还介绍说,此前河北省跟他一样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企业有好几十家,但大多生产规模较小,不少企业技术水平也跟不上,加上后来地沟油回收价格上涨,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已关闭或者转型。
赵汇川表示,地沟油提炼成生物柴油的技术和政策都是有保障的,但是由于成本太高,从经济上来说是死路一条。
看好“塑化剂”
在地沟油提炼成生物柴油亏损的情况下,赵汇川不得不考虑转型。
他了解到以大豆油为原料可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而大豆油与地沟油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环氧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无毒的增塑剂,也就是日前台湾爆发食品危机的化工原料——塑化剂,在大陆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塑料产品和儿童玩具的制造。
赵汇川意识到,将地沟油提炼成环氧脂肪酸甲酯,即是塑化剂——是一门可行的生意。2008年年底,赵汇川的工厂正式转型,开始规模化地将地沟油回收加工生产成塑化剂。
转型后,赵汇川工厂生产的塑化剂有较好的销路。赵汇川给记者算了笔账,用地沟油生产的塑化剂售价仅为1.1万元/吨左右,而用石油作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市场售价则在1.6万元/吨左右。这样一来,对赵汇川来说,地沟油的成本较低,利润更大了;对下游厂商来说,当然喜欢采购价格更低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现在主要的困难在于地沟油的回收仍然较困难。”赵汇川说,全国各地的地沟油他都在回收,但有时候仍然难以得到保障。据他统计,河北省一年的地沟油产生数量为10万吨左右,“要是这些地沟油能有效回收,我的工厂就不愁没有地沟油了。”赵汇川说。
当然,他最希望国家能帮助他们公司直接进入餐厅回收地沟油,同时监管好地沟油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