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慈善是种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1日 23:09  经济观察报

  李黎颖子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慈善的再思考。回想一下,我们在时尚杂志上读到过太多有关“慈善”的林林总总。把那些光亮铜版纸上有关“慈善”的印象碎片稍作整理,你兴许会记得衣香鬓影的募捐晚宴上的艳光,或者身家过亿的名流端坐在牛皮沙发上一旁配着慈善专访。打开电视,大地震大洪水之后,总是企业的高层人员举着被放大的支票模板……如果偶尔有零星的慈善个体出现,那么多半是报道他们将全部身家的极高比例倾囊捐出而引起看客唏嘘一片。

  而实际上,慈善从来都是更多地属于日常,大众的日常。

  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的一位工程师朋友常年出差日本,每次都住在大阪某湿地公园附近的一座公寓。他偶尔在电梯里会碰到一位推婴儿车的家庭主妇,婴儿车的挂杆上总挂着一小袋书。后来他才了解到,这是为了散步时顺便捐给附近社区的一个小型图书室。她说,一开始只是捐旧书,后来逛书店的时候会情不自禁为图书室选些有趣的新书。而对于一个丈夫也只是普通收入的全职家庭主妇来说,这样做慈善的方式对她完全没有负担,而且据她所知,附近很多主妇们也在用各种方式常年为附近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果买东西也可以做善事,你会尝试吗?一位在英国和美国生活过很多年的朋友告诉我们,他在伦敦那些年时常会去逛慈善商店(charity shops)。他说,请不要以为光顾慈善商店的人是因为手头拮据却想淘便宜名牌货,许多慈善商店里,除了年代久远的古董衣物和珠宝、绝版书籍唱片都是宝贝,更吸引人的是,所有慈善商店的收入都是公益筹资,用来帮助不同的受助对象,人们买下了那枚心仪的胸针,还能带着做善事的愉悦感离开。在这座世界上最注重风范的城市,能从慈善商店里寻到宝贝,是对一个人生活情趣的极佳肯定。慈善也早已成为了英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救助的含义,同时地意味着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慈善更多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助。美国人的慈善早已不留痕迹地被融入生活方式,几乎89%的美国家庭都常年参与慈善活动,个人慈善捐款基本占总额的75%。当每个人把慈善作为一种生活常态时,可以想象,这种涓涓细流汇集的力量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们,有多么巨大的正面作用。

  为什么欧美国家的慈善比中国更常态化?有人认为这是宗教的历史影响。为教堂和穷人提供帮助便是基督教众多礼仪形式之一。基督教提倡什一奉献(tithing),源自“第十”的原始写法。许多教会倡导基督徒将个人收入额的10%捐赠给自己所在的地方教会。另一方面,普遍的慷慨背后站立着强大而成熟的慈善体制。在欧美许多国家,慈善直接等同于免税。现金捐赠几乎可使美国人抵掉一年中要交纳的近50%的税收。纳税人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为税交纳给政府,也可以作为社会捐款捐献给慈善事业。二选一之下,个人通常会选择将这一部分收入作为社会回馈,直接用于公益事业。

  但在国内,慈善则更多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知名财经媒体人何力在微博中透露,某次聚会中和海归朋友们谈起日常的慈善。当他被问起“你每年都怎么做慈善计划?”时,何力坦言自己当时有些窘。他发现自己跟大多数人一样,心地很善良,但并没有持久的慈善计划,只在大灾大难时,才会想起来捐助,慈善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很遥远。得知朋友们基本每年拿收入的百分一到五有计划地进行捐助后,何力决定,自己每年从收入中拿出百分之一捐助给民间可信任的慈善团体。现在这个计划已经进行到第二年。与此同时,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原则,逢乞必付,不问真假。

  草根NGO怎样做慈善

  梁树新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募集资金1300万元,让贵州27所学校近4000名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在贵州山区,很多孩子因为贫困而且路途遥远,吃不上一顿午饭,他们就饿着肚子上学或者吃一些黄豆、土豆来充饥。梁树新通过微基金给山区里的孩子们送去了午饭。

 

  此举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草根NGO(NGO,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缩写,汉语直译为“非政府组织”,“草根”意指无官方背景)。“郭美美事件”之后,更多的人将目光聚焦至公益事业的透明化,也让“微公益”成为现实,慈善账本以及项目成效得以“晾晒”,接受网民的监督。

  “过去捐款,基本只能接触到捐款账号或捐物地址,而这些善款帮助了谁,其间发生的故事,得到的反馈都没法了解。”梁树新说,“网络监管则为‘情景公益’创造了条件。”“微基金”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将收到的捐款全部逐笔在官方网站“爱心网”公示,双方共同监督支出的每笔账目,确保善款落实,“晒”出公信力。而“微基金”免费午餐计划,更是在淘宝网上通过图文方式展现所有过程,财务数据每周通过微博更新,款项的流向、受资助者,都通过文字和图片形式上网,让捐赠人看到可信、有亲和力的公益情景。

  不可否认的是官方机构确实有更多的特权,特别是在对一些机构和企业的行政摊派上,当然这些企业和机构也因此更多的能换来政治资本。梁树新说:“官方机构很难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很显然像‘红会’这样的机构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而我们跟官方慈善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公开透明。以‘5·12汶川地震’为分水岭,这3年来民间草根的NGO发展得非常快,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这也预示着我们将有更多机会。”“午餐计划”目前所挂靠的微基金实行零管理费,财务全透明,保证网友捐款百分百用于项目本身。目前都是义工兼职帮忙,为更好执行午餐计划,需聘请部分专职员工运营,现希望有企业或机构能赞助行政办公费用,微基金将把赞助企业列为理事,并给予宣传回报。暂不接受个人捐助行政费用。“我们能聚集起来的每一个100万都是由成千上万的网友从一分钱几块钱这样聚沙成塔。也正是因为‘阳光下的透明’,我们能得到普通人的信任,大家都愿意参与近来,毕竟慈善从来不是富人的专利。”梁树新很自豪地说。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里,行善之人必获福报。

  而在当下中国的慈善环境中,纵使路边有疑问,过往有失望,真正重要的是,在中国,“行善”的行为本身从来没有受到过丝毫的质疑。一个宽广的国度,总可以在无数的入口中容纳下慈善的日常。而众生的善行,从来在上天的注视下都被辨认得如同日光那么清晰明亮。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