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蓝月亮受影响有限 荧光增白剂含量亟待国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9日 03:20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晓梅

  日前,打假斗士王海在其微博中透露,由于打着“亮白增艳”、“洁净更保护”宣传口号的蓝月亮洗衣液中含有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其已正式起诉广州蓝月亮公司及其形象代言人杨澜。随后,蓝月亮方面发声明称,王海的说法完全为不实言论,并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责任的权利。对于王海所言的情况,记者随即走访了多家大型超市了解到,“荧光剂事件”对蓝月亮的销售影响有限。业界专家也表示,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液体洗涤剂的国家标准中是允许添加的,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添加量就没有问题。

  蓝月亮在广州销售正常

  就此事件,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羊城几家大型超市看到,这些超市里的蓝月亮产品都在正常销售,工作人员也均表示,“蓝月亮销售挺正常,目前没受到什么影响。”

  在华润万家燕汇广场店记者看到,蓝月亮洗衣液依旧摆放在货架醒目的位置上,并且在过道中间还堆放了一个很显眼的堆头。超市促销人员见记者对洗衣液感兴趣,连忙过来详细介绍洗衣液的优点。当记者询问其是否知道刚刚发生的“荧光剂”事件时,销售人员连说“专家都说没问题就肯定没事啦,如果真的有问题怎么可能还会在继续卖。”

  在好又多昌岗路店,记者采访促销员了解到,蓝月亮洗衣液的销售比较正常。当记者表示好像听说蓝月亮的洗衣液有问题时,该促销员表示,“你是说荧光增白剂吧?其实所有品牌涉及到美白增白的都会添加啦,只不过不要超标就没问题。”而且,该销售人员很理性的跟记者分析道,“其实之前也有很多沐浴露、洗发水之类的被曝有问题,后来不也没事,消费者还是会继续购买的。”

  相对于超市的“理性”,一些消费者对洗衣液含有荧光剂还是表现的比较在意。消费者陈女士对记者说,“不管洗衣液添加荧光剂到底符不符合国家标准,毕竟荧光剂致癌这是有定论的。我以后会多选择用肥皂洗衣服,特别是洗贴身衣物。”也有消费者表示,“暂时可能不会买。”

  荧光增白应用安全获认可

  洗液中含有荧光增白剂,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自然引来众多消费者担心。日前,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可用于衣物洗涤剂的种类之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物质?

  记者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的网站看到《荧光增白剂在衣物洗涤剂中的应用》一文中,对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说明。荧光增白剂特别是目前衣物洗涤剂中最常用的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在国内外已经获得大量研究报告和权威报告的安全性认可,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发改委于2008年9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QB/T 2953-2008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中,明确指出了可用于生产衣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包括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两类结构。

  中国洗涤用品协会秘书长王燕曾表示,洗涤用品中添加的成分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液体洗涤剂的国家标准中是允许添加的,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添加量就没有问题。沈阳化工研究院染料研究所所长王景国也表示,荧光增白剂属于染料的一种,荧光增白剂跟致癌并没有关系,荧光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一种物质致癌与否是取决于化学结构。

  记者观察

  国标缺失,各方都受伤

  在本次王海与蓝月亮的对簿中,虽然蓝月亮一直声称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荧光增白剂的添加也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专家也均表示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洗涤产品,对人体都是没有危害的,只要是符合标准的成分,如荧光剂等对人体都是没有刺激的。那么,多少含量是人体可接受的安全值呢?似乎自始自终所谓的“标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量。比如,到底需要达到多少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超过多少就属于安全范围,在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说明。

  业内人士也指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因是标准缺失。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洗涤产品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国家并没有提出检测要求,也没有限量规定。目前在国家对洗衣粉的检测标准中,只有去污能力等标准,没有具体的对人体健康的相关标准。

  无国标的后果带来的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产品发生纠纷了之后,质检部门因为无标准可监督,工商部门因为无结果可查处,消委会更是束手无策,消费者只能听天由命。到最后站出来说话的,也只有厂家自己。正如去年的霸王事件,它只能反复地以美国的FDA标准为自己“洗脱”——美国的规定为不大于20ppm,而霸王洗发水中二恶烷的含量在美国监管标准以内。但在中国市场,拿着美国的标准说话,企业实属无奈。

  而在本次的荧光增白剂事件中,可以看到蓝月亮的声明中也拿着一堆欧盟、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的数据和案例来证明自己是安全的。而这样的流程,对厂家或是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厂家的话没有说服力,消费者也有可能陷入消费危机。因此,企业只能呼吁国标尽快出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