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亟待成为顶层设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8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胡亮

  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社会发展短板的矛盾亟待缓解。

  在6月25日“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做主旨发言时如是阐述。“社会发展短板的矛盾”迅即成为舆论焦点。各界纷纷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开始超越经济增长的共识,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着力破除二元结构,更加关注社会“短板”的集中表现。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社会管理多次成为中央高层议题。比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广东、四川等地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获得中央高层视察或肯定,一种社会管理创新的全社会风气正在生成。

  “短”在公共事业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李克强谈及中国目前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时表示,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一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而且涉及社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化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

  具体而言,社会发展包括了生活质量、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几大领域多项指标。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显得滞后。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大众化的文化体育设施较为匮乏。

  同时,就城乡社会发展而言,农村社会发展是短板;就区域社会发展而言,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社会管理新任务、新挑战可谓严峻。特别是在涉法、涉诉、信访等社会管理范围内,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社会发展短板的矛盾,越来越表现为权力的代表性滞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因此,应从求解矛盾的症结入手,才能找到社会管理合适的抓手。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突破

  2008 年以来,民生问题成为本届政府关注重点,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障、城乡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此同时,失业风险、收入分化、福利水平、弱势群体救助、社会治安等方面“短板”依旧存在。

  基于此,广东、四川等地开展了广泛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其理论基础是,旧有的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与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间缺乏隔离带,很容易各种矛盾集于一身,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创新、改革。

  在上述主旨演讲中,李克强副总理就表示,“过去30多年中国依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将继续把制度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趋向。”

  广东以镇街职能转型为主要方式,提出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管理总体创新框架,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注重培育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全社会公民意识教育,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式取得了不小成绩。

  但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社会管理的重心应当落在服务上,要求社会管理服务与民众合理权利的和谐对接。目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还存在效率不高、覆盖面有限、区域不协调、政府职能相应转变缓慢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获得实质性突破,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