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州工业园低碳进化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8日 03:44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我们要走低碳发展之路,这不是国家要求我们要试点了,我们才做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知评对本报记者强调,“我们自发地要走这条路。”

   在一定程度上,苏州工业园区也是形势所迫。杨知评认为,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开发强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当土地和能源越来越紧缺、人力成本又在不断上升时,除了低碳转型,别无他路。”

   作为中新合作的旗舰项目,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的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其的发展阶段已接近后工业社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制造业和重化工阶段,开始走轻型化之路,并逐渐从园区升级为一个新城区,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开始综合考虑社区建设和宜居等因素。

   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入选江苏省首批工业园区低碳试点,可为江苏全省探路低碳转型先行先试。据本报记者获悉,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已经完成,并提交江苏省发改委评审。

   根据《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的试点以开拓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低碳能源为辅助,以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社区为特色。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有意淡化工业园区的概念,现在园区的定位里面已没工业两个字了。” 杨知评称。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但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工业占比较高,距离新定位所指的新城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其能源需求和消费还会持续增加,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 专栏)对本报分析。

   碳排放摸底

   工业碳排放占比最大,约占80%

   摸底温室气体排放家底,是国家低碳试点的要求,也是低碳转型的基础性内容。相比部分地区对数据摸查的犹豫,苏州工业园区已率先进行了尝试。

   本报记者获悉,苏州工业园区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采用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色的若干排放因子,对园区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得出了2005-2010年的碳排放清单。

   以2005年为例,园区总的碳排放为443.97万吨CO2当量,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到81.97%;其次是服务业,占7.59%;居民生活次之,占6.04%;再次是交通、废弃物和农业,分别占4.04%、0.33%和0.04%。

   在工业领域,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十分突出,占到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的70%左右。

   从排放清单看出,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数据的增长,排放数据也画出了增长线路。

   即从2005-2010年的趋势来看,园区每年的CO2排放总量,除2009年略有下降之外,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到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了一倍,达到了893万吨。

   从排放部门来看,除农业外,其余5个排放部门的排放总量也呈整体上升趋势;从排放占比来看,工业碳排放占比最大,约占80%左右,但占比逐年持续下降,而服务业、交通和居民占比持续上升。

   显然,减排是低碳转型中不得不面对的首要命题。对此,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减排目标,到2015年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这一目标比江苏省的目标高两个百分点。

   决心已定,但实现难度不小。因为,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已较高、碳排放强度较低,这就导致碳减排空间狭小。资料显示,2010年园区万元GDP能耗0.318吨标煤/万元,不到全国水平的1/3;万元GDP碳排放0.671吨标二氧化碳当量/万元,在国内也处于较低水平。

   “要想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难度可想而知。”杨知评指出,“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苏州工业园区要‘ 变轻’。”

   “3+5”产业新格局

   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预达1000亿元

   显然,苏州工业园区想要“变轻”,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践行低碳的路径之一。

   资料显示,在工业内部,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经济产值比重最大,分别占到制造业经济产值的50.72%和28.07%,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两大传统主导产业。

   当前,苏州工业园区确立了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即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发展。为此,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3+5”的产业新格局。

   《规划》指出,“在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精密机械两大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实现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副局长章亦石预期,“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相比各地方在抢占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是,紧紧地抓住了纳米产业。

   记者了解到,苏州工业园区锁定纳米技术,也有一定偶然性。当时各种新兴产业涌现,面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园区管理者也曾有些迷茫,但隐约觉得,需要找到一种技术,将这些产业聚拢在一起。

   在2006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园区管理者预感到,生物技术产业将开始向中国转移,而许多生物技术的运用离不开纳米技术。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并可应用于各种产业,形成新的产业。

   “只要我们抓住纳米这项技术,就可以衍生出很多交叉学科并带来新的产业。”园区组织人事局局长、时任职科技局局长夏芳公开表示。同年,园区启动生物纳米园的建设,并与苏州、中国科学院共建纳米所紧密合作,进一步抓住了纳米技术。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50余家纳米技术及产品研发企业和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大、中科大等10余家纳米技术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纳米光电子、微纳制造为核心的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对纳米的产业空间是颇为乐观的。章亦石表示,“十二五”期间预计累计投入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投资总规模达500亿元,重点在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微纳制造和纳米节能环保五大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上中游产业链,形成以纳米技术为纽带的七大重点产品群。

   除纳米产业,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的环保产业,也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落地。

   如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合作,已经规划建设了4平方公里的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建设了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集聚了超过50家节能低碳、新能源、智能电网等研发、生产和集成应用企业,并力争到2015年生态环保产值达到百亿元。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也针对传统的制造业,配置了一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配套产业,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赵启亮称。

   建筑节能与土地拍卖挂钩

   2012年园区全部推广

   低碳建筑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又一个特色。

   园区管委会在借鉴美国LEED标准和新加坡绿色建筑的经验,在2006年6月3日,颁布了《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评奖办法》,从建筑环境、建筑节能与资源节约、建筑材料选用、创新等四个方面以61个指标设定评分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已有19个项目获得20个绿色建筑标识,同时有近30个项目、300余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正在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2010年7月, 苏州工业园区颁发了《中新生态科技城绿色建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新建的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三星标准建设;新建住宅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二星标准建设,且60%以上应实行全装修;工业厂房按照《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评奖办法(试行)》中银奖标准设计;所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设项目中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比例不低于85%。

   苏州工业园低碳进化论

   苏州工业园区计划对中新生态科技城示范项目进行推广,预计到2013年,园区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30%;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80%、90%。

   为了推动节能建筑,苏州工业园区试图拿出“狠招”。即尝试将建筑节能指标与土地出让挂钩,实施绿色土地出让模式。

   “国土部门根据土地基本性质和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分别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所要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或绿色建筑综合评估得分,规定相应的标准值,并结合其他建筑节能相关指标要求,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示中予以公告,开发商在申请土地的时候必须做好低碳规划,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拿到土地。”赵启亮解释。

   赵启亮告诉记者,这一模式还在中新生态科技城进行试点,进展顺利的话,有望在2012年形成一个正式的制度,在整个园区推广,2015年将绿色土地出让模式的比例提高到80%。

   苏州工业园区还在筹划,建立一个政府投资为主的低碳社区基金,支持低碳建筑项目。根据设想,针对园区内的公共建筑,当业主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之后,节约下来的碳排放,由低碳社区基金以碳交易的方式出资全额购买,以此推动业主积极进行建筑减排。

   “通过这种尝试,也为园区开展碳交易积累经验。” 章亦石说。记者获悉,由梦兰集团、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苏州产权交易中心和南京大学联合组建的苏州环境交易所正在筹建,将探索开展包括碳减排在内的环境交易试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