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苏纺织行业生存调查:苏南纺织业困局初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7日 10:48  中国经济时报

  ——江苏省吴江市纺织行业生存状况调查

  ■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之苏南调查 ■本报记者袁名富

  当前“人(用工)荒”、“钱(融资)荒”、“电荒”和高成本、高税费构成的 “三荒两高”困境,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得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再次凸显。

  国内一些长期关注民营经济的学者表示,大量中小企业歇业,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这将对就业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小型企业尤多,但纺织企业生存最容易遭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6月中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前往该地区实地调查,走访了国内最大的纺织行业基地——江苏吴江市盛泽镇和周边多个乡镇,采访了大企业两家——江苏恒力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盛虹集团,中型企业一家——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小企业十余家,还采访了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和多位政府官员。

  吴江中小企业亏损面同比增152%

  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化纤产品展示与交易平台,其交易状况能直接反应国内纺织行业的生存状况。6月13日和14日,本报记者两次来到该市场采访,发现市场内交易人员稀少,一些店面也未开门营业。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今年市场内的交易情况比2010年明显差了许多。

  对此现象,吴江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沈斌给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关于该市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数据:2011年1—5月份,吴江市482家企业统计亏损,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152%,企业亏损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105%。

  吴江市60%以上的中小企业为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数中80%为中小纺织企业。

  沈副局长认为,这组数据显示出吴江市中小企业亏损面在逐步加大,根据具体形势分析,预计下半年亏损企业还会更多,且亏损将更严重。

  他下此结论的依据为:吴江市纺织企业在去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企业日夜加班加点生产都供不应求,所有企业都赚钱。一个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相应上升,老板把利润转化为产能;由于有利可图,行业外资金也相继涌入。几乎所有纺织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扩张了产能。随着企业新增产能和新进入者产能的相继释放,进入2011年下半年,行业必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产品将供过于求,在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已成定局。“从江浙两地化纤行业来说,2011年新增产能达到60%,浙江萧山在原450万吨的基础上新增产能280万吨,产能大幅增长了,而我们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外需求却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这些产能如何消化便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吴江市纺织业产能扩张的情况如何?吴江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材料显示,吴江丝绸纺织业在经历2010年行业爆发式增长后,纺织行业产能不断扩大,今年1-5月份产量同比增长48.9%,完成聚酯切片14.8万吨,完成合成纤维97.3万吨。列入吴江市重点跟踪的超亿元项目有序推进,恒力集团自主设计、安装、调试的年产20万吨纺丝项目于今年1月份成功投产;盛虹化纤150台弹力丝项目于今年5月全部完工,三期建设正在有序进行;江苏国望6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积极推进中。

  “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我认为今年下半年产能情况由于一部分企业投产扩产,导致产能情况发生变化,现在化纤价格变化很大,一天突然降价500元一吨,棉花价格波动超过40%以上,这个波动的影响已经在显现了。”沈斌说。

  吴江市盛泽镇政府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陈忠对此表示,纺织行业产能增长过快,这几年里绝大多数企业购置了设备,扩张了产能,产能过剩问题将必定摆在盛泽镇的所有纺织企业面前。

  盛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都,其丝绸纺织业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的产业系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真丝绸出口量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化纤织物约有50%出口,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盛泽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绸都”、“中国最具产业影响力纺织之都”。

  据该镇政府提供的最新数据,盛泽镇现有纺织工厂2300多家,纺织品贸易商行近6000家,拥有工业资产500余亿元,其中资产在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超亿元的骨干企业80多家,形成了一个以恒力集团、盛虹集团、吴江鹰翔化纤有限公司、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为龙头、在中国纺织业内颇具影响的纺织企业集群。形成了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等纺织制成品的产业链,纺织品种有中、厚型化纤面料、棉织品、针织品等十余个大类、数千个品种。

  小企业微利中艰难求生但未现倒闭潮

  徐柏明,只是吴江市近万户中小企业老板中的一员。2007年,通过家人、朋友的帮助,利用多年经营羊毛衫生意攒下来的积蓄,他和老婆吴冬梅各开办了一家小企业:吴江市田园纺织有限公司和吴江市博明针织有限公司,当时注册资本分别为50万元和100万元。

  在多年精心经营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拥有的喷水式织机台数由60多台增加到128台。他告诉记者,在2010年,田园纺织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000多万元,赚了200多万元。今年5月份,他把赚来的钱买了42台喷水式织机,这样,他拥有的织机达到了150台。在吴江市,这样规模的纺织企业只能算小企业。

  但是今年,他明显感觉钱不好挣了。随着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局势动荡,由此造成石油价格的剧烈上涨和下跌,而织布所用的化纤原料来源于石油,其价格也呈现出剧烈变动。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份,每吨化纤原料价格在14000元至25000元之间波动,但同期相比,总的价格呈上涨态势;而且原料价格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吨化纤的价格一天内上涨3000元,这对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采购的风险很大,价格上难以把握,如果操作不好,我们就会面临亏损的后果。”徐柏明告诉记者。

  吴江市中小企业局沈斌副局长对此也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虽然3、4月份以来,棉花、PTA、乙二醇等部分原材料价格环比出现回落,但至5月底的原材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涨幅,如棉花价格同比涨幅仍有40%,PTA价格涨幅35%,乙二醇价格涨幅50%,而产品的价格上涨速度无法跟上原材料的涨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同时,近期纺织行业棉花、粘胶纤维及化纤等价格的下降也对原材料库存较多的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注册资本仅50万元、喷水织机台数仅63台的吴江江村丝绸有限公司的老板周永林坚持着一种保守经营企业的理念,企业经营了10年,但规模几乎没有扩大。他表示从不出去找订单,只做老客户的生意。

  “在中国做民营企业,我们都很艰难,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赚点钱也是机器的折旧费而已,这边的小企业都是这样。”周老板称。

  而年轻的吴江市振庆纺织有限公司老板周雪庆经营风格则与周永林不一样,他抱怨村里没有厂房,要不然他将把企业规模扩大一倍。受租用厂房土地面积的限制,他现有的规模只有30台织机。此外,他还抱怨银行贷款太难,由于设备和租用厂房不能进行抵押,他只能找人进行担保贷款。

  对纺织企业,原材料成本是所有成本中最多的部分,其次为人力成本支出。沈斌副局长说,劳动力资源依然紧缺。通过前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吴江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加,但几大主导产业仍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流动性大。去年以来,各行业普遍加薪30%-40%,但仍然出现了用工紧张的现象。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小企业反映更多的问题则是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荒,如吴江求是纺织品有限公司、吴江市双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吴江创丰喷水织机厂等十余家纺织小企业。

  吴江求是纺织品有限公司老板饶贵龙,是吴江市庙港镇较早期创业的大学生,目前他公司的总资产达到2800万元,员工60人。

  “我现在除了缺钱,就是缺人。今年上半年给员工工资涨了30%,高的都开到4500元/月,但还是招不到人。”饶贵龙说,“现在工人变得很强势和抢手了。”

  关于吴江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用电紧张问题,沈斌副局长告诉记者,用电紧张提前凸现。随着大批项目的相继投产,用电问题成为今年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季度电荒问题已初显,进入夏季,问题将更加突出,有序用电等应急措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和供货能力。

  “我们将把限电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纺织行业是民生工业,应该加以鼓励重点支持。但供电紧张的局势是不争的事实。”沈说。

  应收款过多、税负过重也是诸多接受本报采访的吴江市中小企业老板认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的重要因素。

  苏南中小企业有无出现倒闭潮?本报记者在苏南吴江、昆山和无锡等多地实地采访,并没有发现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倒闭的现象。

  “倒闭不以大小论英雄,而是根据负债情况,负债越多,倒闭可能性越大。倒闭不是从小企业开始,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此外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负债率反而低,倒闭的可能性更小,只是停产或减产。一些大中型的企业更容易倒闭,这些企业更依赖银行资金。”沈斌表示。

  蚕丝业无利可图而全面衰退

  蚕丝业,作为纺织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其生存状况似乎更难。

  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桑蚕养殖基地和国内有名蚕丝制品重镇吴江震泽镇几家企业,通过走访和采访发现,作为吴江市历史上有名的桑蚕业,其长久形成的种植、养蚕和加工完整产业链,现已在全面萎缩。

  从著名学者费孝通关于吴江市开弦弓村调研的系列书籍可以得知,种桑养蚕曾是吴江很多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副业,但本报记者在多个村庄采访发现,在过去十年里,种桑养蚕已经在农村迅速萎缩。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是苏州地区一家较有名气的蚕丝制品公司,蚕丝被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董事长沈福珍曾是国内知名桑蚕专家费达生(为知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姐姐)的学生。该公司生产的“慈云”系列产品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中国驰名商标。

  沈福珍告诉记者,目前从蚕茧收购站购买一担蚕茧的价格为2200元,而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300元-1500元左右,价格上涨了80%;真丝面料价格上涨了30%-50%,我们完全无利润,但是我们的蚕丝被不敢轻易涨价,上调价格有一定的风险,主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沈福珍告诉记者,今年1-5月,销售收入只有300多万元,去年同期的水平为700多万元,还没有一点利润。

  “现在蚕丝行业内很乱,质量混乱不堪,为了节省原材料的成本,一些非正规厂商在蚕丝中掺入化纤、短纤等化工原料,鱼龙混杂导致市场出现萎缩,消费者也在减少,从今年1月到现在,我的员工工资平均涨了20%多,按计件工资,普通员工一般一个月能拿到3000员左右,尽管提了工资,但还是招不到人。”她说。

  蚕丝行业的利润率只有5%左右,税率就高达17%,税负有点高,她告诉记者,在浙江,政府为扶持蚕丝行业的发展,在税率上有一定的优惠。

  纺织业大户已现资金困难

  江苏恒力集团公司是国内纺织行业内产业链条最为完整的公司,该公司董事长陈建华为吴江市工商联合会会长。在盛泽镇采访期间,有一位不愿具名的纺织业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亚洲最大化纤企业集团——江苏恒力集团由于过度扩张和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等原因,导致旗下江苏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恒力化纤公司是否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面对如此质疑,该公司总经理范红卫在答复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力化纤发展势头还不错,尽管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不好,但还不存在资金链断裂这么严重的问题。

  尽管范红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底气十足,但一些纺织业企业人士都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称如果国家紧缩政策再延续下去,恒力化纤公司迟早挺不下去。

  该镇另一家知名纺织企业——一直靠订单做生意的福华织造有限公司生存状况则稍好一些。该公司总经理张长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福华公司依靠稳定的客户和谨慎的经营理念,其利润率还能维持在5%左右。

  但该公司去年又扩大了产能,花费了6000万元购进了1000台纺织机,这给福华织造公司的运转多少带来了资金压力。据了解,该公司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已聘请国内一家投资银行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制,准备年内上市进行直接融资。

  产业梯度转移或为出路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多次纺织企业的调研会上,我都会向老板们建议,考虑到不发达的地区去投资设厂。”沈斌副局长谈到了苏南地区的腾笼换鸟的产业战略思维。

  他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工资、原材料、融资成本增长的困难,而产品的单价却相对稳定,没有大幅度增长,要盈利确实很难。

  他表示,在苏南地区,有些行业,特别是纺织行业,存在产业梯度转移的问题。

  “今年到缝纫机行业协会了解情况,发现这个行业逆势大幅增长,增长68%,为什么逆势增长,因于中西部地区大量办服装厂,需要缝纫机。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还有一些优势,更深层次地说明纺织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是市场必然。”他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吴江市一家公司2010年实现了1.8亿元销售收入,其中吴江市工厂实现的1.2亿元销售收入扣掉成本,一点利润也没有;而另外在外地投资设厂的6000万销售收入却有600万的利润。

  据了解,过去多年,苏南地区一些纺织企业在积极地向苏北地区转移,宿迁地区便是近年发展较快的纺织产业基地。

  根据丝绸纺织行业增速明显回落的状况,吴江市政府在工业经济运行中采取了一些举措:

  一是加快调整步伐,改变增长方式。当前吴江市中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出现的困难是经济结构调整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企业要把这次客观形势变化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

  二是鼓励技术改造,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三是发挥政府职能,支援企业发展。落实好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重点项目扶持资金、设备投资补助、进出口退税等政策。

  四是建设服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吴江市经信委于今年4月20日正式成立了吴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为全市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法律援助、信息支持等方面,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方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此外,一些接受本报采访的企业主表示,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企业的忍受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先后到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和湖北等地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专栏)通过博文建议,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时要做到六个方面:一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二是放宽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阳光化;三是加快构建多层次银行、资本市场、信用担保“三大体系”;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培育更多“动手”劳动者;五是改革电力定价机制;六是少取、多予,大力减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