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旱涝急转”真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5日 00:58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老天爷几乎让所有的人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旱涝急转。

  今年4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94.5%地区先后遭受干旱。到5月底,长江部分航道水位跌破15米枯水线,上千万亩禾苗枯萎;湖北1300座水库低于“死水位”……

  然而,正当人们为严重的旱情忧心如焚时,暴雨肆虐,洪灾突袭。

  气象部门的预测显示,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地区仍将有较强降雨过程,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严峻。

  旱涝急转是一种自然现象,主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但专家们指出,水利设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也是问题所在。

  气候变化是主因

  “一天前还在为秧田缺水发愁,但一天后,就发现田里的水太多,排不出去了。”在湖南省华容县,当地农民对记者说。当地媒体称,6月2日出现了持续的强降水,湖南从“火热”直接进入“水深”之中。

  6月3日以来,暴雨已导致湖北省17个县市、100多万人受灾。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水毁水利设施关键部位,迅速组织修复。要求各地将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水库防洪、中小在建水电站安全管理、小区域滑坡避险,作为加强防汛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13日至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再次迎来强降雨过程,江南北部局部地区的累计雨量可达200~300毫米。第三轮降雨的主要落区与前两次过程的主要降水区基本叠加。

  气象专家说,目前如果降雨持续,旱涝急转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受前期干旱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较松,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旱涝急转”创造了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的新纪录。

  新华社的评论称:“这次旱涝急转,转得快、转得急、转得重,让人措手不及,个别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还没有从抗旱工作中回过神来。”

  根源还在“老天爷”。

  湖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叶成志说,是“拉尼娜”现象在作怪。他分析,前期的干旱主要是影响我国东部的大气环流系统显著异常,加上水汽输送条件不足,水汽通道未能有效建立,造成无降水天气出现、长时间降水偏少,从而形成旱情。

  “拉尼娜”现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极端天气变化。“旱涝急转”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季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分析说,季风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尽管今年季风爆发时间偏早,但中期出现中断。现在季风加强,急流加强,副高北面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对峙,出现了对流性降水。

  不过,大旱之后有大涝,这也是常理。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在1978年、1981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发生过较为严重的春旱,之后也曾发生过大面积的降雨。但今年发生的旱情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大旱急转大涝更是史上罕见。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是造成旱灾的主要原因。”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及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说,同时,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等原因,导致旱涝灾情迅速扩大。

  “我们需要通过推动江湖连通等方法,帮助长江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王利民说,“这也是为什么WWF要从2007年开始,联合长江流域100多个湿地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网络体系共同开展保护工作的原因。”

  王利民说,此外,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上游地区无序的水利设施建设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叠加,也是造成旱灾的原因之一。

  6月3日,在科学媒介中心举办的“科学看待气候与水电发展媒体座谈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对记者说,“干旱肯定是天灾”。他当时就预测,长江中下游旱完后很有可能还得涝,“大家都在提旱,不敢提涝。但短时强降雨,几个小时就可以下一两百毫米。”

  他认为,旱涝是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会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很大,主要还是自然因素,“事件发生了,人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应对它。”

  水利设施“掉链子”

  那么,到底是哪些人为因素在促成旱涝急转呢?

  地质专家杨勇告诉记者,长江流域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是一种常态,即使没有三峡大坝,长江中下游遭遇今年这样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旱情也一样会出现。

  “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分析,频繁发生的长江中下游枯水甚至湖泊干涸现象是有多种人为因素的。”

  事实上,旱涝急转发生后,许多专家都在指责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抗旱防汛能力严重不足;一些水电项目方仅考虑各自经济利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

  武汉大学水资源论证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铁松对媒体表示,造成此次长江中下游大旱的根本原因是降雨量太少。但同时,农田水利设施“毛细血管”不通的现状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近日也直言不讳地说,国家热衷大型水库的建设,却忽略了中小水利的建设。旱涝急转的根子在于中小水利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旱涝急转,根本的原因还是那些地区本身对雨水的储存能力不足,可以说这种能力多年来一直在减弱,如果平时能多储存一些水,旱季就不会那么干,雨季也能容纳更多的水,不至于轻易就淹没农田和街道。”郑风田说。

  “中小河流沿线省份大多在吃老本!”在绿家园日前举行的“环境记者沙龙”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整治严重滞后,中西部省份大多数中小河流,实际上是在吃上世纪50至80年代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进行河流整治的老本。”

  程晓陶说,“九八抗洪”之后,国家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堤防、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等措施,全国防洪体系建设再次形成了新的高潮。

  据统计,1998年至2002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1786亿元,是1949年至1997年累计投资的2.36倍。

  “但绝大部分资金用在了大江大河的治理上,中小河流的整治几乎没有投入多少资金。”程晓陶说。

  由于缺乏投入和监管,近年来,全国中小河流人为加重灾害风险的问题突出。

  “人类的治水活动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复。”程晓陶说。

  中小水利设施没能发挥作用,大的水利设施也不尽如人意。杨勇对记者说,在应对极端气候方面水电工程肯定是要承担起重任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时候会暂时牺牲部分发电的利益,这就要通过水电建设规划时和后期运行中科学有效的机制来实现。

  “可以说密集的水库蓄水和无序的调配机制使当前的应急措施显得无力。”杨勇分析说,长期以来,我国江河开发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发电服务,在水量调配、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并没有一个科学规划,而现在到了警醒的时候了。

  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水旱灾害是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程晓陶分析说,水旱灾害的风险特性不仅取决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极端天气形势的出现,而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程晓陶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洪水与干旱风险区中,人口与资产密度不断提高及其脆弱性日益显现,会导致灾害损失的增长,而无节制与盲目的开发行为也会危及生态环境,人为加剧水旱灾害的风险。

  洪水与干旱是全球影响范围最广、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最为显著的自然灾害。世纪之交,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更趋频繁,尤以水旱灾害为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进入了一个水旱灾害频发并重的阶段。

  尽管20世纪以来,人类修建了规模空前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但是,即使在发达国家,水旱灾害损失的绝对值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水旱灾损失的增长不仅与气候变化及其伴随的极端事件频发密切相关,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面对水旱灾害的脆弱性日趋显现。

  程晓陶分析说,从社会面对水旱灾害的脆弱性来看,在人口激增、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老龄化等背景下,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对生命线系统(供水、供气、供电、交通、通讯、网络等)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一旦遭遇水旱灾害,易引发次生灾害,构成灾害链,影响范围远远超出受灾范围,间接损失甚至超过直接损失。

  社会的脆弱性还表现为人们面临灾难时的应急能力。随着防洪工程体系的发展,一般中小洪水可能不再泛滥成灾,人们的水灾风险意识随之淡漠。然而,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人们由于缺乏水灾经验与必要的准备,往往难以采取适当的自保互救措施,从而在灾害面前显得更为脆弱。

  “不要以为过去没有发生的,今天也不会发生;不要以为大洪水发生后,近期就不会再发生;不要以为修了防洪工程,大洪水就不会发生;不要以为大城市防洪标准高,就可以确保安全。”程晓陶说。

  “WWF也相信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提高长江流域抵御类似灾害的能力,极大地降低灾害产生的影响。”王利民告诉记者,WWF目前正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并通过保护湿地、江湖连通、增殖放流和水源地保护等方法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恢复的能力。

  《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也建议,除了要注意开展水库大坝的生态调度外,对于堤防闸坝也要根据河流水系和生物的自然特性,开展生态调度,保持江湖的连通性。

  “气候变化的诱因虽是全球性的,但谈到适应却得要由各个地方担起责任、因地制宜。”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官员李雁对记者表示,眼下,决策部门必须开始将气候的“异常”当作常态来考虑,在防灾抗灾、扶贫、农田水利、城市基建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将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危害纳入日常情景,提前做好更加频、烈的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案,避免侥幸心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